[实用新型]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以及房屋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706.1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韩秀华;梁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秀华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雨水 收集 净化 利用 系统 以及 房屋 建筑结构 | ||
1.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适用于设有至少两层房屋且设有屋顶排水管的楼房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雨水引导管,竖向设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墙体之间或墙体外壁上;
雨水收集管,设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室内高端位置;
雨水收集净化箱/池,设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中低于雨水收集管的位置;
中水塔/池,设于所述楼房室内或屋顶面上的位势最高处;
所述雨水引导管的上端与屋顶排水管相连通,下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管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的出水口通过自动水泵与所述中水塔/池相连通,所述中水塔/池通过管道与房屋内的用水设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二次雨水净化箱/池,所述二次雨水净化箱/池连通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和所述中水塔/池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雨水净化箱/池设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室内阳台上或者顶层房屋通向屋顶面的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上或者屋顶面上,其箱/池体的最上层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之下设有至少两级水过滤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中设有至少两级水过滤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塔/池上设有水龙头。
6.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包括设有至少两层房屋的楼房,所述楼房顶层房屋设有屋顶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墙体之间或墙体外壁上竖向设有雨水引导管,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室内高端位置设有雨水收集管,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室内阳台上或者顶层房屋通向屋顶的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上或者屋顶面上设有雨水收集净化箱/池,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室内阳台上或者顶层房屋通向屋顶的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上或者屋顶面上的最高位置设有中水塔/池;所述雨水引导管的上端与所述屋顶排水管相连通,下端穿过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墙体而进入室内,并与所述雨水收集管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管的出水口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相连通,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的出水口通过自动水泵与所述中水塔/池相连通,所述中水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房屋内的用水设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上还设有二次雨水净化箱/池,所述二次雨水净化箱/池连通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和所述中水塔/池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雨水净化箱/池设于所述楼房顶层房屋的室内阳台上或者顶层房屋通向屋顶的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上或者屋顶面上,其箱/池体的最上层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之下设有至少两级水过滤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房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箱/池中设有至少两级水过滤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房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塔/池上设有水龙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秀华,未经韩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7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反应的负压抑制器
- 下一篇:植物取水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