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739.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佳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半轴(Driver Shaft)也叫驱动轴(CVJ,CV joint,constant velocity joint)。半轴是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实心轴,其内端一般与半轴齿轮连接,外端与轮毂连接;内端都是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连接,而根据产品结构不同,外端可以通过法兰直接与轮毂连接,也可以通过花键与传动件连接后再与轮毂连接。
当半轴的一端需要加工时,另一端为花键坯料或粗加工料的时候,通常都是将该端部直接通过三爪卡盘固定,但是由于工件在该工序加工时,加工部位比较少,加工的时间很短,一般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加工,甚至更短;所以操作工需要频繁地对三爪卡盘进行旋紧或旋松,进行工件的上料和下料,而通过旋紧和旋松三爪卡盘的过程中还需要操作工保证加工的同轴度,整个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下来,效率高的操作工也要花去将近半分钟,这不仅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通过锥形通孔和顶针的固定方式,可以较快上料,并且保证工件加工的同轴度,通过下压或敲打立杆,可以将工件直接退料,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弹簧的作用,可以使退料块和立杆回至起始位置,便于操作工的操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锥形通孔,提高了套筒对工件直径的适用性;通过锥形通孔内的齿形结构,可以提高工件的固定效果;通过套筒外的夹持部,可以将套筒有效固定,保证套筒的装夹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中部同轴心设有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前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后端开口的直径,所述锥形通孔内活动连接有退料块,所述套筒的侧壁活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控制退料块的移动,所述立杆的上端伸出套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退料块的侧壁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后侧为敞口结构,前侧的侧壁为从前向后向下倾斜的坡面,所述立杆在槽口内活动,立杆的底面为与坡面相匹配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杆与套筒侧壁所设的径向通孔活动连接,所述径向通孔的上口设有挡边,立杆的上部直径等于或小于挡边所围成圆口的直径,立杆下部的直径大于挡边所围成圆口的直径并且小于径向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杆的下部与径向通孔的挡边之间设有弹簧A。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退料块的前端直径大于锥形通孔的后端开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退料块为前端大后端小的锥台结构或者为前端侧壁设有环形台阶的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退料块的前端与锥形通孔的后端之间设有弹簧B。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锥形通孔的内壁分布有前后延伸的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后侧为夹持部,位于夹持部前侧的套筒外径大于夹持部的直径。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通过锥形通孔和顶针的固定方式,可以较快上料,并且保证工件加工的同轴度,通过下压或敲打立杆,可以将工件直接退料,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通过弹簧的作用,可以使退料块和立杆回至起始位置,便于操作工的操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通过锥形通孔,提高了套筒对工件直径的适用性。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通过锥形通孔内的齿形结构,可以提高工件的固定效果。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半轴加工快速装夹装置,通过套筒外的夹持部,可以将套筒有效固定,保证套筒的装夹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佳,未经陈佳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粉搅拌机
- 下一篇:氨气吸收处理装置及其吸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