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减震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2257.2 | 申请日: | 2014-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卞陈忠;杨国清;陈立奎;周晓华;卞建峰;刘明;赵雷;陈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隋玲玲 |
地址: | 2144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减震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于汽车前后两端的保险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成,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拥挤的马路上,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旦发生碰撞,强大的冲击力会直接威胁乘员的生命安全。目前,主要通过在汽车前后两侧安装保险杠来减缓汽车碰撞时产生的瞬间冲击力,对保险杠的不断优化以提高其减震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的课题。专利号201220260730.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保险杠,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保险杠上基板和保险杠下基板;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上;顶盖,所述顶盖一侧与所述气缸通过连杆连接,另外一侧与所述保险杠上基板连接;减震管,所述减震管涉及在所述保险杠上基板和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之间,所述减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保险杠上基板和所述保险杠下基板连接。所述减震管为空心管。该专利新型减震保险杠减震平缓、充分,为乘员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尽可能减轻车辆的变形损坏,降低了碰撞车辆的维修成本。然而,实践中发现,该保险杠的与减震气缸连接的连杆通过顶盖与保险杠上基板为固定的连接方式,对于正面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该保险杠会表现出很好的减震作用,对于侧面碰撞产生的斜向冲击力,保险杠则要承受一部分横向冲击力,由于连杆在横向是刚性连接方式,其受到的内应力将会很大,甚至会折断,使保险杠失去减震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减震保险杠,能够降低连接气缸的连杆在受到横向冲击力时承受的内应力,提高保险杠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减震保险杠,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朝向上基板,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减震管,所述减震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基板和下基板相抵触,以及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顶盖,所述上基板正对所述下基板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顶盖滑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顶盖与上基板的固定连接方式改成滑动配合关系,在保险杠受到斜向冲击时,横向冲击分力迫使上基板产生横向变形的趋势而相对顶盖滑动,从而减弱横向冲击力对连杆的影响,降低连杆的内应力,保护了连杆,确保气缸的正常减震作用,有利于提高保险杠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装有气缸的保险杠;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图1所示保险杠作出改进之处的结构;
图3为图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减震保险杠,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基板1和下基板2,下基板2上固定安装有气缸3,气缸3的输出端朝向上基板1,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设置有减震管6,减震管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基板1和下基板2相抵触,以及连杆5,连杆5的一端与气缸3的输出端连接,连杆5的另一端铰接有顶盖4,上基板1正对下基板2开设有横向滑槽11,顶盖4滑动限位于该滑槽11内,顶盖4外侧具有伸出滑槽11外、与连杆5端部相铰接的连接部41。
上述带有气缸的保险杠的连杆通过顶盖与上基板滑动配合,在保险杠受到斜向冲击时,横向冲击力迫使上基板产生横向变形的趋势而相对顶盖滑动,从而减弱横向冲击力对连杆的影响,降低连杆的内应力,保护了连杆,确保气缸的正常减震作用,有利于提高保险杠的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2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