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2922.8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勇;靳晓光;郭金成;龚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台车,涉及隧道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型高效的开挖机械应经投入使用,但是对于处于地下的隧道而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型的机械很难对隧道进行完美的开挖和保护,大量的隧道还是靠人工风钻开挖,但是人工开挖受到作业高度和广度的限制还有安全的威胁,现有的安全支架虽然有一定的高度,但是平台之间高度差比较大,并不能满足隧道开挖工人的需求,且现有支架门洞下方工人明显不容易施工,现有支架的梯子斜度位无穷大,也不方便隧道开挖工人上下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台车,该安全支架可以提高隧道开挖工人的施工效率,并能够提供安全保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包括铰链、上弯钩、门架、旋转平台保护架、横连接架、千斤顶、实心钢帽、楼梯、上固定平台、上移动平台滑轮、上移动平台、下弯钩、门洞、旋转平台、铁轮、防滑套、下固定平台、下移动平台滑轮、下移动平台、桁架、边架、梯顶轨道、梯顶滑轮、梯节、梯中滑轮、梯中固定轨道和梯中滑轮,所述门架包括安装在旋转平台一端的下弯钩,所述旋转平台通过另一端设置铰链连接桁架,横连接架安装在所述桁架上,所述桁架中部设置有旋转平台保护架,上弯钩安装门洞顶部中心处,所述千斤顶安装在该隧道施工台车边角顶端,所述门架两侧均设置有上平台和下平台,且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 内侧均设置有楼梯。
进一步的,所述上平台包括上固定平台、上移动平台滑轮和上移动平台,所述上移动平台通过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平台上的所述上移动平台滑轮伸缩,所述下平台包括下固定平台、下移动平台滑轮和下移动平台,所述下移动平台通过安装在所述下固定平台上的所述下移动平台滑轮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平台通过安装在桁架上的铰链进行旋转,通过所述上弯钩和下弯钩配合安全绳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楼梯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架边侧的梯顶轨道,梯顶滑轮安装在所述梯顶轨道内侧并滑动,梯中滑轮安装在梯中固定轨道内侧并滑动,防滑套安装在梯脚上,梯节安装在所述楼梯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门架两侧设置有边架,所述边架呈三角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顶端设置有实心钢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隧道安全支架可以帮助隧道开挖工人加快隧道施工速度,在施工的同时可以保护隧道开挖工人的安全,可以实现广度和高度的自由调节,能够适应各种不规则隧道环境,且该支架所设楼梯收缩方便,可以一定范围调节斜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铰链1、上弯钩2、门架3、旋转平台保护架4、横连接架5、千斤顶6、楼梯7、上固定平台8、上移动平台滑轮9、上移动平台10、下弯钩11、门洞12、旋转平台13、铁轮14、防滑套15、下固定平台16、下移动平台滑轮17、下移动平台18、桁架19、边架20、上平台30、下平台40、实心钢帽41、梯顶轨道721、梯顶滑轮722、梯节723、梯中滑轮724、梯中固定轨道725、梯中滑轮7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2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夹紧板的风管管口口径及朝向自动调整车
- 下一篇:于综掘机的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