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用安全游泳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3747.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辉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迪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安全 游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圈,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用安全游泳圈。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游泳圈通常是一个圆环形的圈体,充气后利用游泳圈的浮力而阻止人们下沉来用于帮助学习游泳。游泳时,身体穿过游泳圈的内圈,两只手臂撑开支撑在游泳圈上,因此,游泳圈的内圈通常比身体稍大。对于儿童来说,当他们套上游泳圈在泳池里尽情玩耍的过程中,若是双手同时向上伸起时,由于他们的身体比游泳圈的内圈要小,则很容易使得他们的身体从游泳圈的内圈掉出而发生意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充气圈体上连接设置有游泳衣和调节带的儿童用安全游泳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从游泳圈的内圈掉出而发生意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儿童用安全游泳圈,包括圆环形的充气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圈体的外部包设有形状大小与其相配合的弹力针织套,在弹力针织套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环状连接带,所述的环状连接带上缝合有游泳衣,在环状连接带上且位于游泳衣的下方设有调节带。通过设置游泳衣和调节带,儿童可以把游泳衣穿在身上,由于游泳衣通过弹力针织套与充气圈体连接,因此,即使当儿童的手臂没有架在充气圈体上时,由于游泳衣的托力使得儿童的身体不易从充气圈体的内圈掉出;调节带设置在游泳衣的下方,使用时,调节带位于儿童的两腿之间,调整调节带的长度,因此,当儿童由于两臂离开充气圈体而下沉时,调节带可以给儿童的身体一定的托力,阻止其快速下沉,使用时非常安全;同时,在弹力针织套的内圈侧壁上设置环状连接带,通过设置环状连接带,可以分散游泳衣在儿童下沉时产生的对弹力针织套局部牵拉的力,使得弹力针织套在使用中不易被拉破,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状连接带与充气圈体成同轴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环状连接带对弹力针织套的局部位置由于游泳衣的牵拉而产生的拉力的分解,保护弹力针织套不易被拉破。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状连接带设于弹力针织套的内圈侧壁的中间位置。有利于游泳衣与弹力针织套快速形成牵拉,防止儿童头部没入水中。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连接带的宽度为5~20毫米。环状连接带的宽度为5~20毫米,因此,保证了环状连接带自身强度的同时,游泳衣与调节带同其连接也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带包括有固定带和活动带,固定带和活动带上设有卡扣。调节带采用固定带和活动带通过卡扣连接结构,方便调节长度,扣合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通过设置游泳衣和调节带,使得儿童的身体不易从充气圈体的内圈掉出,使用时非常安全;3.在弹力针织套的内圈侧壁上设置环状连接带,通过设置环状连接带,可以分散游泳衣在儿童下沉时产生的对弹力针织套局部牵拉的力,使得弹力针织套在使用中不易被拉破,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图2,一种儿童用安全游泳圈,包括圆环形的充气圈体1,充气圈体1的外部包设有形状大小与其相配合的弹力针织套2,在弹力针织套2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环状连接带3,环状连接带3上缝合有游泳衣4,在环状连接带3上且位于游泳衣4的下方设有调节带5。通过设置游泳衣和调节带,儿童可以把游泳衣穿在身上,由于游泳衣通过弹力针织套与充气圈体连接,因此,即使当儿童的手臂没有架在充气圈体上时,由于游泳衣的托力使得儿童的身体不易从充气圈体的内圈掉出;调节带设置在游泳衣的下方,使用时,调节带位于儿童的两腿之间,调整调节带的长度,因此,当儿童由于两臂离开充气圈体而下沉时,调节带可以给儿童的身体一定的托力,阻止其快速下沉,使用时非常安全;同时,在弹力针织套的内圈侧壁上设置环状连接带,通过设置环状连接带,可以分散游泳衣在儿童下沉时产生的对弹力针织套局部牵拉的力,使得弹力针织套在使用中不易被拉破,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辉,未经刘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3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碳纤维覆膜
- 下一篇:一种便携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