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铝分体式散热片采暖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4065.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管仲海;泥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乾丰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663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体式 散热片 采暖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铝分体式散热片采暖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钢制、压铸铝式散热器是冬季室内普遍使用的采暖设备,其结构主要是:包括上通水管和下通水管,在上通水管和下通水管之间安装有与其连通的一排散热器,热水从上通水管通过散热管回流到下通水管完成水循环。由于钢制、压铸铝的散热管导热性差、散热表面积小,因此散热效率不高。为了增加散热量,往往采用增加散热管的数量来达到散热量要求,这样不仅增加成本还耗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铝分体式散热片采暖散热器,该散热器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方便拆分,易于维修,解决了以往散热器散热面积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铝分体式散热片采暖散热器,包括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上通水管、下通水管和将上通水管、下通水管连通的立管,所述上通水管外侧设有由压铸工艺制成的上柱头,所述下通水管外侧设有由压铸工艺制成的下柱头,所述立管外侧设有第一散热型材、第二散热型材和第三散热型材,所述第一散热型材和第二散热型材扣装在一起并形成一柱状空腔,所述立管插装于所述柱状空腔内,所述第一散热型材和/或第二散热型材外侧扣装有第三散热型材;所述散热单元的上通水管依次连通,所述散热单元的下通水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型材宽窄可以做成相同或者不同尺寸的,这样可以满足客户对不同尺寸、不同外观的要求;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宽窄尺寸,满足客户对于不同散热量的要求,并且避免的以前产品因为追求一定的散热量而增加片数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产品耗材。
所述立管与所述柱状空腔为过盈配合。所述立管与所述柱状空腔过盈配合,这样使得产品定心性更好,装配工艺比较简单,配合精度比较高,能够保证产品紧密连接,密封性比较好,实用性强。
所述第一散热型材的一侧面具有第一内凹曲面,所述第二散热型材的一侧面具有第二内凹曲面。
所述第一内凹曲面上与第二内凹曲面的扣合处对称设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二内凹曲面上与第一突起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散热型材通过第一突起部与第一卡槽的扣合与第二散热型材扣装在一起。
所述第一散热型材的与第三散热型材所连接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三散热型材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二突起部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散热型材通过第二突起部与第二卡槽的扣合与第三散热型材扣装在一起。
所述上柱头的侧面设有百叶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铝分体式散热片采暖散热器,由多个散热单元组成,其散热单元的上柱头和下柱头采用压铸工艺,而散热片部分采用成型型材,即第一散热型材、第二散热型材和第三散热型材,包覆于立管外侧。采用分体式散热片,便于拆装维修,可以更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节省材料,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改中间型材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能够根据客户要求仅改变中间型材部分而达到不同的散热量,从而节约了成本。散热片采用成型散热型材,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解决了以往散热器散热面积小、效率低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外形美观、节能、节材等优点。另外,本申请的下柱头与散热片之间没有紧密连接,留有一豁口,这样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能够节约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工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对于产品的批量生产有着很大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采暖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散热单元的左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散热单元的A-A向的剖视图;
图4图3中第一散热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3中第二散热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3中第三散热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压铸铝分体式散热片采暖散热器,其由多个散热单元组成。所述散热单元有上通水管1、下通水管4和将上通水管1、下通水管4连通的立管7,所述上通水管1外侧设有由压铸工艺制成的上柱头2,所述下通水管4外侧设有由压铸工艺制成的下柱头5,所述立管7外侧设有第一散热型材6、第二散热型材8和第三散热型材3,所述第一散热型材6和第二散热型材8扣装在一起并形成一柱状空腔,所述立管7插装于所述柱状空腔内,所述立管7与所述柱状空腔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散热型材6外侧扣装有第三散热型材;所述散热单元的上通水管1依次连通,所述散热单元的下通水管4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型材6的一侧面具有第一内凹曲面12,所述第二散热型材8的一侧面具有第二内凹曲面13。所述第一内凹曲面12上与第二内凹曲面13的扣合处对称设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二内凹曲面13上与第一突起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散热型材6通过第一突起部与第一卡槽的扣合与第二散热型材8扣装在一起。所述第一散热型材6的与第三散热型材3所连接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突起部9,所述第三散热型材3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二突起部9对应的第二卡槽11,所述第一散热型材6通过第二突起部9与第二卡槽11的扣合与第三散热型材3扣装在一起。所述上柱头2的侧面设有百叶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乾丰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乾丰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4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通型双管板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高效散热翅片散热的防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