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镁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5328.4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旭;刘建良;何运秋;张显春;杨晓军;包兴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651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镁电解生产中,集镁室电解产生的阳极氯气是用集气罩收集后,经过氯压机室净化、压缩处理后再送下道工序的。电解槽的集气罩设置在电解槽的一端,电解槽内的氯气通过电解室内部的氯气通道进入集气罩后,再经氯气管道送到氯压机室。在操作的过程会出现液位及负压的波动,导致电解室液位过高,会有电解质和镁粘附在氯气通道上,而电解槽内部的氯气通道无法进行清理,时间久了,粘附在氯气通道内的电解质和镁会将氯气通道堵塞,导致槽内的氯气无法全部抽走,造成残留在通道内的氯气从集镁室逸出,严重影响操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能够及时排出电解槽内氯气的优点的镁电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镁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集气罩、连接管,所述电解槽设有内部氯气通道以及与所述内部氯气通道连通的氯气排出口,所述内部氯气通道与所述集气罩直接连通,所述集气罩设有进气口,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电解槽外部,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氯气排出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以将所述电解槽内的氯气通过所述连接管输送到所述集气罩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镁电解装置能够及时排出电解槽内的氯气,防止氯气从集镁室溢出。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设有用于清理所述连接管内的灰尘的操作口和用于封闭所述操作口的盲板盖。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下端与所述氯气排出口相连;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下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中间管,所述第一管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管的上端与所述中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中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操作口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且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集气罩设在所述内部氯气通道的一端,所述氯气排出口邻近所述内部氯气通道的另一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氯气排出口为多个且沿从所述内部氯气通道的一端到所述内部氯气通道的另一端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氯气排出口与所述集气罩在水平方向上沿同一直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电解槽外部设有用于驱动氯气输送的氯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镁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镁电解装置,1-电解槽,11-内部氯气通道,111-氯气排出口,2-集气罩,21-进气口,22-氯气出口,3-连接管,31-第一管,32-第二管,33-中间管,34-操作口,35-盲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剑麻叶片基部处理机
- 下一篇: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氮化硅膜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