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5755.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林;田二军;张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W4/00;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沈祖锋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配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
背景技术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射频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射频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如移动支付、多媒体数据传输、测量技术等。射频中远距离通信技术和射频近场通信技术以其各自的优点在无线技术应用中担当重要角色。中远距离通信传输距离可达10米以上;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可增大有效活动范围。而近场通信技术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近场通信技术面向近距离应用,适用于交换重要数据;在管理多个设备时,仅采用中远距离通讯,会耗费较多时间进行目标设备区别,且增加可穿戴设备功耗。由此可见,近场通信技术和中远距离通信技术互为补充,共同存在。
在可穿戴设备同通信终端/管理设备数据交互过程中,如仅依赖单一射频通信技术手段,不能够高效精确的实现可穿戴设备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精确实现可穿戴设备管理的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
一种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和参数配置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微控制单元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和所述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射频识别SIM卡,所述可穿戴设备和所述参数配置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参数配置设备通过所述射频识别SIM卡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射频识别SIM卡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近场通信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射频通信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2.4GHz射频通信模块、5.8GHz射频通信模块、800MHz射频通信模块或900MHz射频通信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识别SIM卡为2.4GHz射频识别SIM卡、5.8GHz射频识别SIM卡、800MHz射频识别SIM卡或900MHz射频识别SIM卡,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射频识别SIM卡的频率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数配置设备包括双模读卡器和计算机,所述双模读卡器通过串口和所述计算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为腕带,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为13.56MHz射频通信模块、125kHz射频通信模块、135kHz射频通信模块、6.78MHz射频通信模块和27.125MHz射频通信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参数配置设备的通信距离不超过10厘米。
上述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参数配置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参数配置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方式配置射频识别SIM卡,从而使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配对,实现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的中远距离通信,可穿戴设备和射频识别SIM卡均通过近场通信方式进行参数设置,可在配对过程中通过近场通信技术控制通信的有效距离,排除其他设备的干扰,提高配对的正确性,提高配对效率,从而能够高效精确地实现可穿戴设备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配对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配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设备配对系统100,包括可穿戴设备10、移动终端20和参数配置设备30。
可穿戴设备1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2、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14和第二通信模块16。第一通信模块为近场通信模块。移动终端20包括射频识别SIM卡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快递单
- 下一篇:一种用于CPT原子钟的正交锁相放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