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7266.0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9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涂传胜;任洁;赵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3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轮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四轮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四轮车车架的后平台框架大多悬挂于车架的后部,使得后平台框架的强度不够;另外四轮车车架结构大多采用矩形钢管结构,需要装配零部件的位置通常很难保证装配精度,需进行再加工从而满足装配的要求,使四轮车车架结构复杂化,由于其焊接点较多,工艺繁琐,致使四轮车车架结构的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轮车车架,使其具有结构紧凑、焊接部位少、重量轻、整体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轮车车架,所述的车架包括有车身框架、前部框架、底框架和后平台框架;所述的车身框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的车身框架通过多根车身横梁连接构成框架式结构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下端与底框架连接;所述的底框架具有两根贯穿于整个底框架的底框架主支梁;两根所述底框架主支梁的前后两端均伸出主体框架;所述的后平台框架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后部的车身横梁上,并通过后平台斜支梁与所述的底框架连接,构成后平台框架的三角形支撑结构。
所述的车身框架包括有车身前部弯曲段、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和车身后部竖直段;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位于所述车身前部弯曲段和车身后部竖直段之间;所述的车身前部弯曲段包括有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直线段Ⅱ和下部弯曲段;其中,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与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之间的角度大于90°;所述直线段Ⅱ位于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的下端;所述下部弯曲段具有向后的弯曲段和直线段Ⅲ。
所述的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所述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直线段Ⅱ为由一根管材弯折而成的整体结构。
所述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与所述车身后部竖直段焊接连接;所述的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所述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直线段Ⅱ为由一根管材弯折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直线段Ⅱ与所述下部弯曲段焊接连接,构成车身框架。
所述车身框架顶部水平段与所述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之间采用弧形过渡。
所述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与直线段Ⅱ之间采用弧形过渡。
所述向车架前部倾斜的直线段Ⅰ、直线段Ⅱ、下部弯曲段之间设置有车门安装支承板。
两根所述底框架主支梁的前端与底框架前横支梁连接,两根所述底框架主支梁的后端连接底框架后横支梁;两根所述底框架主支梁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梁;两根所述的支梁通过多根横支梁分别与所述底框架主支梁连接;在两根所述的底框架主支梁上,对应所述支梁前端位置分别焊接有用以连接车身框架的前横支梁;在两根所述的底框架主支梁上,对应所述支梁后端位置分别焊接有用以连接车身框架的后横支梁。
两根所述底框架主支梁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梁;两根所述的支梁通过多根横支梁分别与所述底框架主支梁连接;在两根所述的底框架主支梁上,对应所述支梁前端位置分别焊接有前横支梁;在两根所述的底框架主支梁上,对应所述支梁后端位置分别焊接有后横支梁;两根所述的支梁的前端均具有弧形缺口,所述的前横支梁的一端具有弧形缺口;两根所述的支梁前端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前横支梁一端的弧形缺口分别与车身框架焊接连接;两根所述的支梁的后端均具有弧形缺口,所述的后横支梁的一端具有弧形缺口;两根所述的支梁后端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后横支梁一端的弧形缺口分别与车身框架焊接连接。
两根所述底框架主支梁之间设置有与底框架前横支梁平行的底框架加强梁,用以增强底框架的强度;所述的后横支梁与底框架后横支梁之间通过底框架后加强梁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后平台框架包括有后平台纵梁和后平台横梁;所述的后平台纵梁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后平台纵梁的前端均与车身框架后部的车身横梁焊接连接;两根所述后平台纵梁的后端由所述的后平台横梁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后平台框架并通过后平台斜支梁支撑在底框架的底框架后横支梁上。
所述后平台框架内具有多根加强梁。
车身框架后部的所述车身横梁与所述的后平台横梁之间具有多根与后平台横梁平行设置的后平台横支梁;所述的后平台横支梁与车身框架后部的车身横梁之间、相邻两根后平台横支梁之间、所述的后平台横支梁与后平台横梁之间均设置有后平台纵向支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四轮车车架,底框架主支梁的前后两端均伸出主体框架,后平台框架连接主体框架后部,并通过后平台斜支梁与所述的底框架连接,构成后平台框架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提高了车架的稳定性,并具有结构紧凑、焊接部位少、重量轻、整体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7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