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定位信息简易发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8329.4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4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张清华;孙国玺;熊建斌;左敬龙;李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田欣欣;李雪花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定位 信息 简易 发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北斗定位信息简易发送装置,适用于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实际上导航和定位技术也在社会各界和各界带来深远的影响,比如出租车调度、监控和总线的合理调度,调度和指挥公安警车、货车、各种专业运输公司车辆监控等,都需要实时报告调度中心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或由调度中心实时查询车辆的位置,以便随时调度指挥和处理事件,这些都引起人们对位置信息服务的需求正迅速增加,但国内大都运用的是美国产的GPS。为了改变这一目的我国自主研发了北斗系统,这样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我们对国外此类产品的依赖。
本实用新型仅仅是针对于定位信息发送这一方面,但是由于定位信息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而且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紧急救援、公共卫生、物联网、特殊人群监护、大型场馆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都需要使用准确的定位信息。所以该方向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北斗定位信息简易发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北斗定位信息简易发送装置,包括STM32F103ZE模块、TD3020C模块、GTM900C模块和串口电平转换模块;其中所述STM32F103ZE模块与GTM900C模块的数据通信口直接连接,其与TD3020C模块的数据通信连接需经过串口电平转换模块转换之后再连接。通过利用手机发送一段指令代码,指令代码主要是北斗芯片的编号以及芯片所要执行的活动,这样即可控制每一片北斗芯片数据信息的 发送,从而实现远距离控制信息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手机灵活地进行定位信息的接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数据准确、误差小,方便提取所需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程序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串口电平转换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定位信息简易发送装置包括STM32F103ZE模块、TD3020C模块、GTM900C模块和串口电平转换模块。所述STM32F103ZE模块总共有五个异步串口,所述TD3020C模块与GTM900C模块主要利用异步串口进行数据收发,从而TD3020C模块与GTM900C模块可以各占一个异步串口。在装置中,所述STM32F103ZE模块的异步串口2和异步串口3分别跟串口电平转换模块和GTM900C进行连接;由于TD3020C模块串口电压与在STM32F103ZE模块电压不一致,可能导致数据不能传送,所以在它们之间设置一个串口电平转换模块,然后串口电平转换模块与TD3020C模块连接,使其能够通信。所述STM32F103ZE模块的异步串口包括接收数据中断功能(即异步串口的RXD每接收8bits的数据时就会中断,跳到异步串口中断服务函数),由此可在异步串口2和异步串口3的中断服务函数中分别对接收到的北斗信号与GSM短消息进行协议的解析。
根据硬件接口、消息协议的不同,所述STM32F103ZE模块分为USART3—GSM模块和UART2—BD模块;其中所述两个功能模块中分别提供各自硬 件接收缓冲区、硬件发送缓冲区、消息接收缓冲区和消息发送缓冲区。
在个人手机中,本装置定义如下指令:BDSD 123456,“BDSD”代表北斗发送数据,“123456”代表北斗芯片的编号;利用这指令发送位置信息,手机接收信息。
参见图3,从运行过程上,整个系统先上电进行复位后,自检初始化,进行初始化。接着执行GSM消息处理,对消息指令作出应有响应,同时系统产生中断请求时,CPU立即进行响应,进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后,复位中断标识,返回到原来程序的中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8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