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负载计算机用散热片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9016.0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计算机 散热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片组,特别涉及一种高负载计算机用散热片组。
背景技术
散热器由若干间隔排列在一起的散热片组成,发热元件与散热器的散热片接触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散热片形成散热通道通过空气在散热通道内流动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实现散热功能,目前散热器都是形状规则块装置结构,热空气只能从相邻的散热单片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单向流动,流动缓慢,而高负载计算机发热量高,传统的散热片组已经难以满足其对散热速度的需求,容易导致其运行速度缓慢,甚至死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负载计算机用散热片组,其散热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负载计算机用散热片组,包括若干散热单片,各个散热单片平行间隔排列形成一个散热整体,散热单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散热单片平行排列的散热面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整体的中间部位形成第一镂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整体边缘部位形成至少一个用于避让计算机内与散热片组相邻部件的避让镂空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让镂空部位包括第二、三镂空结构,其中第二镂空结构位于散热整体沿散热单片长度方向一端的中间部位,第三镂空结构位于散热整体沿散热单片长度方向另一端的边缘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单片横截面呈U形结构,其散热面为U形结构的底面,散热单片两侧壁端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卡扣,散热单片两侧壁的根部设有内凹的第二卡扣,所述相邻两散热单片的第一、二卡扣固定扣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单片一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缺壁口,另一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缺壁口,其中第一缺壁口面积大于第二缺壁口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单片的散热面上的散热孔为均匀间隔排列的矩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单片上形成有散热孔,能加快冷热空气的回旋,加快散热,在若干散热单片形成的散热整体中间部位设置第一镂空结构,使得整个散热片组的横向与纵向各散热空间相通,能更快捷的转移热能,有效散热,在散热整体两端设置第一、二镂空结构,能够起到稳固与其他配件的连接和防呆的作用,该散热片组结构简单,组装、拆卸和维修方便,散热速度快,节省计算内部件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单片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单片主视图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高负载计算机用散热片组,包括若干散热单片1,各个散热单片1平行间隔排列形成一个散热整体,散热单片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各散热单片1平行排列的散热面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2,所述散热整体的中间部位形成第一镂空结构3,该散热片组的散热单片1上分布有若干散热孔2,使得各个散热通道相互连通,其能加快冷热空气在气流通道内的回旋,加快散热;第一镂空结构3位于散热整体的中间,使得整个散热片组的横向与纵向各散热空间相通,能更快捷的转移热能,有效散热。
所述散热整体边缘部位形成至少一个用于避让计算机内与散热片组相邻部件的避让镂空部位,实现与计算机内相邻部件的避让,缩小计算机内部件占用空间,有利于减小计算机整体尺寸。
所述避让镂空部位包括第二、三镂空结构4、5,其中第二镂空结构4位于散热整体沿散热单片1长度方向一端的中间部位,第三镂空结构5位于散热整体沿散热单片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边缘部位,散热整体两端的第二、三镂空结构4、5能够实现对计算机内与散热片组相邻部件的避让,实现与其他配件的稳固连接,同时,第二、三镂空结构4、5使得散热整体不是一个规则的对称结构,能够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散热片组安装反向。
所述散热单片1横截面呈U形结构,其散热面为U形结构的底面,散热单片1两侧壁端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卡扣,散热单片1两侧壁的根部设有内凹的第二卡扣,所述相邻两散热单片1的第一、二卡扣固定扣合连接,通过散热单片1侧壁上的第一、二卡扣扣合连接,方便散热单片1的组装、拆卸和维修,第一、二卡扣可以是凸块与开口槽插设卡合连接,也可以是弹性夹持件与内凹坑配合扣合相连,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很容易想到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9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无线体感鼠标
- 下一篇:一种高效降低板卡芯片温度的主动式风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