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1702.1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墅庚;程广青;马洪波;夏孝刚;陈振兴;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墅庚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F16L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2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精密 高压 旋转 补偿 | ||
1.一种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螺栓(1),螺母A(2),碟簧A(3),密封件压紧法兰(4),变径管法兰(5),碟簧B(6),螺母B(7),变径管(8),内管(9),钢球(10),外压盖法兰(11),石墨密封件(12),内管凸外环(13),金属缠绕密封垫(14),变径管内承台B(15)和变径管内承台A(16);
所述的内管(9)与该变径管(8)的内径相同且成内端同轴对插的结构;
所述的内管(9)整体为圆柱状的刚性管结构,内端的外环从端头处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螺纹区段和成凸起状的内管凸外环(13);该内管(9)外端至该内管凸外环(13)之间的外环表面环套有该外压盖法兰(11),该密封件压紧法兰(4)和该石墨密封件(12);该密封件压紧法兰(4)位于该外压盖法兰(11)和该石墨密封件(12)之间;该内管(9)的外端与外管连接;
所述的变径管(8)整体为圆柱状的刚性管结构,分别依次由变径端,变径管内承台A(16)和非变径端三者同轴紧固连接或三者同轴一体成型为一整体的结构;该非变径端的内径与该内管(9)的内径相同,该变径端的内径大于该内管(9)的内径;该变径管(8)非变径端的外端与外管连接;
所述的变径管(8)的变径端由该变径管法兰(5)和该变径管内承台B(15)两者紧固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型组成;该变径管法兰(5)为圆环形法兰盘结构,其内环环套在该石墨密封件(12)和该内管凸外环(13)的外环;该变径管内承台B(15)的内环设置有可与该内管(9)内端外环第一螺纹区段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区段;通过该第一螺纹区段和该第二螺纹区段的配合,该变径管内承台B(15)与该内管(9)的内端外环螺旋连接;
所述的变径管法兰(5)与该变径管内承台B(15)连接处之间设置有一过渡段;
所述的金属缠绕密封垫(14)位于该内管凸外环(13)和该变径管内承台B(15)之间并环扣在该内管(9)的外环;该过渡段环扣在该金属缠绕密封垫(14)的外环;
所述的外压盖法兰(11)为圆环形法兰盘结构;该外压盖法兰(11)的内环设置有环形凹槽,复数个钢球(10)呈均匀分布状位于该环形凹槽内,所述的复数个钢球(10)与该内管(9)的外环成滚动顶抵的结构;
所述的密封件压紧法兰(4)为截面为L形的圆环形法兰盘结构;该L形的短端的端头顶抵该石墨密封件(12);
所述的外压盖法兰(11),密封件压紧法兰(4)和变径管法兰(5)通过复数个双头螺栓(1)和对应的螺母A(2)及螺母B(7)紧固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碟簧A(3)位于该螺母A(2)与该外压盖法兰(11)外端面之间;
所述的碟簧B(6)位于该变径管法兰(5)外端面与该螺母B(7)之间;
形成该变径管(8)连同与其固定成一体的该外压盖法兰(11)和该密封件压紧法兰(4)与该内管(9)受到径向热膨胀力挤推时可通过该螺纹区域的转动沿径向同轴同步整体相对旋转移动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径管内承台A(16)位于该变径管(8)的变径端和非变径端之间;该变径管内承台A(16)整体为直角结构,一端连接该变径管(8)的变径端,另一端连接该变径管(8)的非变径端;该变径管内承台A(16)与该内管(9)内端端头的距离为2-5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缠绕密封垫(14)为由复数个多层结构叠加而成;该多层结构包括不锈钢层和石墨层;该石墨层为缠绕了金属丝的石墨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缠绕密封垫(14)为由2-4个所述的多层结构叠加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纹区段和第二螺纹区段为带锥度的螺纹区段;该锥度为1∶16,牙形角55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径管法兰(5)的内环为带锥度的内环;所述的锥角位于该过渡段处;该锥角度数为5-12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密式耐高压旋转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凸外环(13)与所述的金属缠绕密封垫(14)接触面处设置有弧状的凸起;该变径管内承台B(15)与所述的金属缠绕密封垫(14)接触面处设置有弧状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墅庚,未经陈墅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17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