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丝通轴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1901.2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侯景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日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00 | 分类号: | D03D49/00;D03D4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丝通轴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织机的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安装耳丝通轴的支座。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至图2,现有技术的一种耳丝通轴支座1为一体成型,它包括与横梁2的上端面21贴紧固定的水平安装面11,水平安装面11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12,采用紧固螺钉穿过长孔12而将该耳丝通轴支座1固定在横梁2的上端面21。耳丝同轴支座1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设有轴承3,耳丝通轴4通过该轴承3连接在耳丝通轴支座1上。现有技术的耳丝通轴支座1存在以下缺陷:当耳丝通轴4安装完成后,如果需要左右调整耳丝通轴4的轴心线的位置,可以通过拧松长孔12上的紧固螺钉,然后将耳丝通轴座支座1左右移动,但是如果需要上下调整耳丝通轴4的轴心线的位置时,却只能通过上下移动横梁2的位置来实现,十分麻烦;另一方面,采用轴承3连接耳丝通轴4不仅安装不便,而且轴承3也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成本较高;在横梁的上端面连接耳丝通轴支座,需要在横梁的上端面钻螺丝孔,横梁的上端面容易生锈,导致设备外观不够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横梁位置的情况下既可左右调整,又能上下调整耳丝通轴的轴心线位置的耳丝通轴支座,并且改变耳丝通轴与支座的连接方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这种新型的耳丝通轴支座避免与喷水织机的横梁的上端面连接,进一步改善了设备外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丝通轴支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横梁连接的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上支座,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横梁的侧面贴紧的侧安装面,所述侧安装面可上下移动调整地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侧面上;所述上支座可左右移动调整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支座开设有用于安装耳丝通轴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嵌有衬套,耳丝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衬套中。
优选地,所述侧安装面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所述上支座和所述底座二者中的一个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另一个对应所述第二长孔开设有紧固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为尼龙衬套。尼龙衬套机械性能好,高强度,耐磨防腐蚀,不易损坏,采用尼龙衬套连接固定耳丝通轴十分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耳丝通轴支座通过底座的侧安装面连接在横梁的侧面上,避免了在横梁的上端面打螺丝孔容易生锈影响设备外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耳丝同轴支座采用底座和上支座两个部件相对移动调整连接的方式,实现耳丝通轴的轴心线位置的上下移动调整和左右移动调整;通过衬套连接耳丝通轴,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而且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耳丝通轴支座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的耳丝通轴支座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耳丝通轴支座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耳丝通轴支座的安装结构右视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底座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底座的左视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上支座的主视图。
附图9为本实施例中的上支座的左视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中的上支座的俯视图。
附图11为本实施例中的上支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11,一种耳丝通轴支座,它包括与横梁2连接的底座5、与底座5连接的上支座6。
如图5至7所示,底座5具有与横梁2的侧面22贴紧的侧安装面51,侧安装面51可上下移动调整地连接在横梁2的侧面22上。本实施例中,侧安装面51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52,在横梁2的侧面22上对应第一长孔52的位置钻螺丝孔,然后在底座5的侧安装面51上通过穿过第一长孔52的紧固螺钉拧紧,将底座5固定在横梁2的侧面22上。第一长孔5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这样底座5的安装更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日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日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1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物品管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底检查记录随访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