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干烧的逆渗透增压泵头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412.9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杰;章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润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干烧 渗透 增压泵 头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渗透增压泵顶盖,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干烧的逆渗透增压泵头盖。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742094.0的一种逆渗透增压泵自动泄压结构,设置于泵头盖上,包括阀片、阀芯、调压弹簧和顶盖,所述阀芯设置在阀片上,所述阀芯和顶盖之间由调压弹簧支撑调节,所述顶盖和泵头盖之间由弹性橡胶密封圈密封,所述弹性橡胶密封圈包括圆台部和圆环部。逆渗透增压泵自动泄压结构在增压泵在出现异常或其它特殊情况时,高压区压力过高时,能够自动泄压,并且采用了特殊结构的弹性橡胶密封圈,能够将顶盖和泵头盖之间密封,密封性能好,不容易导致泄压机构的高压水泄露。这种逆渗透增压泵自动泄压结构,虽然能够防止高压区水压过高,但当入水低压区水流不足或无水进入泵体时,水压降低甚至水压为零时,增压泵仍旧运转,隔膜片在无液体的环境中高速移动,摩擦发热而破损,导致安全性不足,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的逆渗透增压泵头盖,能够防止高压区压力过高,同时防止泵体干烧,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干烧的逆渗透增压泵头盖,包括流动通道、壳体,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自动泄压结构,所述的自动泄压结构包括顶盖、调压弹簧、泄压道、阀道和阀芯,所述的顶盖固定于壳体顶部,所述的阀道连接出水口、高压区和泄压道,所述的泄压道连接入水低压区和阀道,所述的阀道内嵌设有阀芯,所述的调压弹簧支撑于顶盖和阀芯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顶盖内设有自关闭机构,所述的自关闭机构包括伸缩弹簧、延时开关和接线口,所述的延时开关固定于与伸缩弹簧相对的顶盖内,所述的伸缩弹簧与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的延时开关与伸缩弹簧相对,延时开关与伸缩弹簧之间设有防水膜,所述的接线口固定于壳体外,接线口与电源连接,接线口通过导线连接延时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水压与高压时,与阀芯连接的伸缩弹簧均与延时开关抵触,保证电路通电,电机正常运转,实现逆渗透增压泵的正常工作和泄压;当入水低压区无水流进入泵体时,高压区水压急剧下降,调压弹簧回复原位,伸缩弹簧与延时开关的分离,经过半分钟后延时开关将电源切断,电机停止转动,防止隔膜片在无液体的环境中高速移动,摩擦发热而破损,防止泵体干烧,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伸缩弹簧至延时开关的距离小于阀芯正常工作时的移动距离,所述的阀芯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的后端设有弹簧槽,所述的伸缩弹簧固定于弹簧槽内,所述的前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凸台和限位挡圈,所述的凸台与前端一体连接,所述的限位挡圈位于阀道内,当无水流时,所述的凸台嵌于限位挡圈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伸缩弹簧至延时开关的距离小于阀芯正常工作时的移动距离,保证逆渗透增压泵在正常工作时伸缩弹簧与延时开关接触,保证电路通电;后端的弹簧槽用于将伸缩弹簧固定于其中,使伸缩弹簧更易对准延时开关,同时防止高压区水压下降导致阀芯在下降过程中伸缩弹簧与阀芯脱离;限位结构使阀芯在高压区无压力时,阀芯不会因为调压弹簧的作用而脱出阀道,保证逆渗透增压泵防干烧作用的实现,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伸缩弹簧表面套设有管状膜,所述的管状膜无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无弹性的塑料膜套设于伸缩弹簧外,防止其发生侧向弯曲,防止与调压弹簧发生交错,保证自关闭机构实行,防止泵体干烧,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外固定有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通过导线与接线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起初逆渗透增压泵未工作,流动通道内无水流,延迟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总电源断开,因此设置一个微动开关与接线口并联,使电机在手动操作下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干烧的逆渗透增压泵头盖实施例的泵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泵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泵头盖的剖视图;
图4为图3阀门关闭状态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3阀门正常工作状态的局部视图;
图6为图3阀门泄压状态的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润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润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