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850.5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冯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碧英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B60G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弹簧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悬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后悬架装置是悬挂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后悬架装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多种作用力,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汽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人们希望有后悬架装置能够使起到进一步防颠簸的效果,使人们在车上更加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置,其结构包括悬架、主钢板弹簧、副钢板弹簧,所述主钢板弹簧右侧通过吊耳装置与悬架连接,左侧通过支架总成与悬架连接,所述主钢板弹簧与副钢板弹簧通过骑马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副钢板弹簧两侧通过副簧支架总成与悬架连接,所述主钢板弹簧由五片较薄的钢板弹簧片组成,所述副钢板弹簧由五片较厚的钢板弹簧片组成,所述骑马螺栓末端设有一个加紧座,所述加紧座与主钢板弹簧之间紧夹这车桥。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装置包括固定在悬架上的吊耳支架,所述吊耳支架上活动设有吊耳,所述吊耳通过螺栓与主钢板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骑马螺栓与副钢板弹簧连接处的悬架设有有一个缓冲座。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其特点是主钢板弹簧由五片较薄的钢板弹簧片组成,所述副钢板弹簧由五片较厚的钢板弹簧片组成,通过骑马螺栓连接在一起。在小载荷的情况下,仅由主钢板弹簧起作用,而当载荷增加到一定值时,副钢板弹簧开始与主钢板弹簧,弹簧特性变为非线性的。当副钢板弹簧全部参加工作后,弹簧特性又变成线性的。这类悬架的特点是副钢板弹簧逐溅随载荷增加而参加工作,由于悬架刚度逐渐变化,从而提高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的置吊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通过参考图1和图2,一种钢板弹簧的后悬架装置,其结构包括悬架1、主钢板弹簧3、副钢板弹簧2,所述主钢板弹簧3右侧通过吊耳装置4与悬架1连接,左侧通过支架总成7与悬架1连接,所述主钢板弹簧3与副钢板弹簧2通过骑马螺栓6连接在一起,所述副钢板弹簧2两侧通过副簧支架总成10与悬架1连接,所述主钢板弹簧3由五片较薄的钢板弹簧片组成,所述副钢板弹簧2由五片较厚的钢板弹簧片组成,所述骑马螺栓6末端设有一个加紧座5,所述加紧座5与主钢板弹簧3之间紧夹这车桥9,所述吊耳装置4包括固定在悬架1上的吊耳支架11,所述吊耳支架11上活动设有吊耳12,所述吊耳通过螺栓与主钢板弹簧3连接,在所述骑马螺栓6与副钢板弹簧2连接处的悬架1设有有一个缓冲座8,由于主钢板弹簧3由五片较薄的钢板弹簧片组成,所述副钢板弹簧2由五片较厚的钢板弹簧片组成,通过骑马螺栓6连接在一起。在小载荷的情况下,仅由主钢板弹簧3起作用,而当载荷增加到一定值时,副钢板弹簧2开始与主钢板弹簧,弹簧特性变为非线性的。当副钢板弹簧2全部参加工作后,弹簧特性又变成线性的。这类悬架的特点是副钢板弹簧2逐溅随载荷增加而参加工作,由于悬架1刚度逐渐变化,从而提高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碧英,未经冯碧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桥衬套与车体后悬挂吊耳安装板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汽车后杠牵引钩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