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045.4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正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岛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由数条浮管与数条封管相配合地结合延伸,而能漂浮于水面上的浮岛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上码头多为混凝土与钢筋所建成的固定式码头,建设于水边如河川、湖泊与海边,以供船舶停泊。
然而,此固定式码头除了施工耗时与成本极高之外,也无法随波浪或是潮水涨退而上下移动,以分散水波的侵袭力道,长久使用下若结构产生损坏时,并无法替换部分结构来压缩施工时间及成本,只能全部毁弃并重新建设,此外,固定式码头不具备机动性,无法随环境变化而改变位置,也造成使用上的诸多限制。
因此,近年来固定式码头大多被活动设置的浮动式码头所取代,开发出机动性高、施工快速且使用寿命长的浮岛平台以应用于浮动式码头实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数条浮管与数条封管相配合地结合延伸,而能漂浮于水面上的浮岛装置。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包含数条浮管及数条封管。每一条浮管沿一条轴线方向延伸,并环绕该轴线包围界定一个浮管室,及两个分别与该浮管室相连通的反向的开口。每一条封管包围界定至少一个封管室,及至少一个连通该封管室与外界的封口,该封口能与任一条浮管的其中一个开口对应连接并封闭该开口,或是与另一条封管的封口对应连接并封闭该封口。当任一条浮管的开口分别与两条封管的封口对应连接,使所述开口被所述封管封闭时,该浮管的浮管室与所述封管的封管室相连通,并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气舱,当两条封管的封口对应连接,此时所述封管的封管室相连通,并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隔离舱。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每一条封管包括一个能选择性地连通该封管室与外界的进水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所述封管分别包围界定两个封管室,及两个分别连通所述封管室与外界的封口,每一条封管还包括一个区隔所述封管室的隔离板,所述进水排气阀是分别形成于所述隔离板,并能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封管室。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每一条浮管包括一个环绕该轴线的外表面,该浮岛装置还包含一个衔接单元,该衔接单元包括数个分别夹设于两相邻浮管间、两相邻封管间、或相邻浮管与封管间,并连接所述浮管、所述封管或相邻浮管与封管的衔接部,通过所述衔接部,所述浮管与所述封管配合排列延伸成一个平台。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该浮岛装置是由数个平台相叠而构成。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每一条浮管的外表面沿垂直该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分别大概呈一个矩形。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每一条浮管的外表面沿垂直该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分别大概呈一个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每一条浮管的外表面沿垂直该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分别大概呈一个梯形。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该浮岛装置还包含数个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浮管与所述封管所配合界定的气舱内的浮球。
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每一条封管于与该封口相对的一开口缘更设置至少一个螺孔,该浮岛装置还包含数个能配合锁接于相邻封管的螺孔的锁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浮岛装置能通过所述气舱漂浮于水面上,所述隔离舱与所述气舱相互隔离,则能独立作为后续加工的区域,例如设置栏杆或是灯具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条浮管与两条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侧视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态样的一条浮管与两条封管;
图7是该第二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三实施态样的一条浮管与两条封管;
图9是该第三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种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该第四种实施态样的侧视剖面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浮岛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一条浮管与两条“双头”封管;
图14是该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正;,未经陈光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救生艇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垃圾打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