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盒体的扣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761.2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富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为一种信号盒体的扣接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在利用旋接方式将盖体固定于座体上,并借助盖体上的第二导电体卡合于座体上的第一导电体的信号盒体的扣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连接器一般设有一基座与一盖体,二者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有一电路板是容置在上述收容空间内。设计者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基座及盖体的结合,一种为在基座及盖体上设置螺孔,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结合,该实施方式需将螺丝暴露在电连接器外以方便装配,但影响电连接器的美观性。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在基座及盖体内部对应设置扣合装置,组装时,直接按压盖体将二者扣合在一起,该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及安装简易,但是使用者若要将基座及盖体分开,则会对扣合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害。
然而,目前现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27565号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基座及遮罩于基座的盖体,基座内收容有与对接连接器配接的第一连接模组及至少一个弹性模组,其中基座及盖体之间设有配接在基座上并可相对于基座沿时钟方向旋转的锁扣盖,所述锁扣盖与盖体设有至少一对借弹性模组保持相互扣合的扣合孔及扣合部,锁扣盖与基座设有至少一对借弹性模组保持相互扣合的卡持部及卡持孔,其并无揭露借助旋盖的方式将一盖体上的导电体与一座体上的另一导电体相互电性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旋盖的方式使盖体的第二结合部与座体的第一结合部相结合,使座体的第一导电体卡合于第二导电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隙中,进而达到固定的功效,并进一步使第二导电体与第一导电体相互电性连接,且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皆为金属传导片,因此传递电信号的传导能力较佳。
本实用新型信号盒体的扣接装置,其是包含有:一座体,所述座体环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在所述座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电体;一盖体,所述盖体环设有一第二结合部是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结合,在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相对应的第二导电体;当所述盖体旋盖于所述座体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相互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为一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一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相螺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包含有一正电端及一负电端。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体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使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所述间隙中而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相互电性连接。
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发明可轻易借助旋盖的方式使盖体的第二结合部与座体的第一结合部相结合,较现有操作简单。
2.本发明借助盖体旋盖座体的结合方式使座体的第一导电体卡合于第二导电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隙中,进而达到固定的功效,并进一步使第二导电体与第一导电体相互电性连接。
3.本发明因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皆为金属传导片,因此传递电信号的传导能力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为本发明的结合剖视图。
图3是为本发明的另一结合剖视图。
图4是为本发明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图5是为本发明图4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 座体
11 第一结合部 12 第一导电体
121 正电端 122 负电端
2 盖体
21 第二结合部 22 第二导电体
221 第一端 222 第二端
S 间隙
A 墙壁
B 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增进功效,配合下列附图的较佳实施例即可清楚呈现,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包含有一座体1及一盖体2,其中:
所述座体1环设有一第一结合部1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合部11为一第一螺纹部,而在所述座体1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电体12,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体12分别包含有一正电端121及一负电端122,且所述第一导电体12是为一呈L字型的导电片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富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富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