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2芯链式物探数据传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766.5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龙;赵汀;孟宝文;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1B11/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所明 |
地址: | 0727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 链式 物探 数据传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2芯链式物探数据传输电缆,属于传输地震数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G3i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是由东方公司控股的INOVA公司生产的陆用采集系统,目前G3i设备已有20万道以上。其野外排列布设方式是线、站分离式,使用的数传电缆是一种12芯电缆,这种电缆长度为220米,内部有六对双绞线,插头是一种12芯插头,电缆的导体材料使用了单芯漆包线。在野外使用中,电缆的机械强度较差,在野外由于收放线或不慎碾压等原因,容易损坏,故障率较高。G3i使用的采集站体积较小,在野外使用中不容易管理,摔扔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采集站机械损坏严重,同时由于体积小丢失严重。这些都给野外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芯链式物探数据传输电缆。
一种12芯链式物探数据传输电缆,第一插头连接在12芯电缆线的一端,第二插头连接在12芯电缆线的另一端;在12芯电缆线的中部连接有一个采集站连接器;在采集站连接器的一侧的八芯电缆线上连接有第一抽头、第二抽头;在采集站连接器的另一侧的八芯电缆线上连接有第三抽头、第四抽头;12芯电缆线内有6条双绞线,每条双绞线由两根绝缘导线组成;6条双绞线成圆形排列;一条加强芯线在中心位置;在6条双绞线外部有层圆环形内护套,在内护套外包裹有一层外护套。
12芯物探数据传输电缆的总长度为220米,采集站连接器的位置在电缆的中间,采集站连接器两侧的第二抽头10、第一抽头3与采集站连接器的距离分别为27.5米、82.5米。
绝缘导线的导体截面积为0.202㎡;内护套的厚度不小于1.0毫米;外护套的厚度不小于1.2毫米,12芯电缆线的外径为8.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220米电缆分为110米的两段,将采集站通过采集站连接器固定在电缆的中部,使采集站和电缆成为一体;同时电缆内部导体材料使用了多股铜导线;将原12芯插头改为8芯插头。这样,在野外施工中,采集站与电缆整体铺设,采集站容易管理,降低了采集站的机械损坏率,减少了丢失现象。
通过野外试验,证明该电缆较原电缆在技术性能上有很大优势,能够满足G3i采集系统及野外生产的需要。
改善G3i采集系统的数传质量,降低数传电缆的损坏率,减少采集站由于野外车颠、摔扔等操作造成的机械损坏,减少采集站在野外大量丢失造成的损失,方便野外设备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野外生产效率,推进该系统的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12芯物探数据传输电缆,经过多次试验,室内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能适应山地、沙漠、戈壁、河流等多种地理环境,适应强雷雨、沙尘、山洪天气气候条件;经试用,电缆电气性能满足G3i采集系统的要求,与进口电缆相比,排列布线便捷,接插牢固省力,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排列布线稳定可靠,便于设备管理,提高了野外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12芯链式物探数据传输电缆,第一插头1连接在12芯电缆线2的一端,第二插头9连接在12芯电缆线2的另一端;在12芯电缆线2的中部连接有一个采集站连接器4;在采集站连接器4的一侧的八芯电缆线2上连接有第一抽头3、第二抽头10;在采集站连接器4的另一侧的八芯电缆线2上连接有第三抽头11、第四抽头12;12芯电缆线2内有6条双绞线5,每条双绞线5由两根绝缘导线组成;6条双绞线5成圆形排列;一条加强芯线6在中心位置;在6条双绞线5外部有层圆环形内护套7,在内护套7外包裹有一层外护套8。
12芯物探数据传输电缆的总长度为220米,采集站连接器4的位置在电缆的中间,采集站连接器4两侧的抽头3与采集站连接器4的距离分别为27.5米、82.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