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869.1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彤;朱锡锋;林万才;徐立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沃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8 | 分类号: | A41D13/0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穿戴 智能 装备 中的 一种 工作服 | ||
1.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包括连体式结构服装本体以及设置在服装本体上的线缆通道、主机袋、智能电池袋、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个人工具袋、近电传感器袋和体征传感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通道缝制于服装本体外表,呈星形布局,用以布放主机至各传感的线缆;所述线缆通道为全内埋式拉锁结构,宽度30±5mm,各段线缆通道的两端均为开放结构;所述线缆通道在服装双侧肩部、肘部、胯部及膝部均设有半径为25±5mm的半圆形线缆伸缩区;所述线缆通道内每隔100mm±5设置一个固线扣,所述半圆形线缆伸缩区的两个端点各设置一个固线扣;
所述主机袋缝制于服装本体的上体后中部一侧,用于放置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主机;所述智能电池袋缝制于服装本体的上体后中部另一侧,用于放置主电池和光伏智能蓄电池或备用电池;所述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缝制于服装本体的上体前下部一侧,用于放置智能专用移动终端;所述个人工具袋缝制于服装本体的上体前下部另一侧,用于放置常规个人工具;所述近电传感器袋缝制于服装本体的两衣袖的外肘部与袖口外侧以及两裤腿的膝部与裤脚口外侧,用于放置近电传感器;所述体征传感器锁扣缝制于服装本体的两衣袖的袖口内侧,用于固定体征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袖口为双层设计,在距外层袖口120±2mm的内侧缝制内袖,所述内袖从外至内由长60±2mm弹力面料内袖与长40±2mm涤棉混纺面料内袖组成,在弹力面料内袖内侧对称缝制两个体征传感器锁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袋为矩形立体结构,其上口通过尼龙搭扣的袋盖封闭,主机袋上边及左右两侧留空均大于主机外壳10mm~15mm,主机袋高度留空大于主机外壳10mm~15mm,主机袋与线缆通道接口处以及与智能电池袋接口处均预留10mm~15mm的穿线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池袋为并列双矩形立体结构,其上口通过双尼龙搭扣的袋盖封闭,智能电池袋上边及左右两侧留空均大于电池外壳10mm~15mm,高度留空大于电池外壳10mm~15mm,智能电池袋与线缆通道接口处以及与所述主机袋接口处均预留10mm~15mm的穿线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为矩形立体结构,其上口通过尼龙搭扣的袋盖封闭,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上边及左右两侧留空均大于智能专用移动终端外壳10mm~15mm,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高度留空大于智能专用移动终端外壳10mm~15mm,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与线缆通道接口处以及与个人工具袋接口处均预留10mm~15mm的穿线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工具袋为矩形立体结构,其上口通过尼龙搭扣的袋盖封闭,个人工具袋与线缆通道接口处以及与智能专用移动终端袋接口处均预留10mm~15mm的穿线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电传感器袋为矩形立体结构,其上口通过尼龙搭扣的袋盖封闭,近电传感器袋上边及左右两侧留空均大于近电传感器外壳10mm~15mm,高度留空大于近电传感器外壳10mm~15mm,近电传感器袋与线缆通道接口处预留10mm~15mm的穿线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沃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苏沃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8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