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除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099.2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23/22 | 分类号: | A47L2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王美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庭装饰领域,尤其是一种在门口除掉鞋底雨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下雨天会在路面形成积水,会使行人的鞋底打湿;当行人再进入在酒楼、商场、办公楼等高档场合的大厅之后,会在大厅内留下水渍或污渍,一方面使地面湿滑,容易摔倒受伤;另外一方面水渍或污渍使得地面不美观,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目前,最常用的解决的方法是在门口处铺设地毯,使得客人鞋底的雨水附着于地毯上,当行人较少时较为管用;但是当行人过多,地毯上全部附着雨水时,将无法进一步对客人鞋底的雨水进行吸收,同样会使带来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鞋底除雨水装置,主要解决行人在进门之前,鞋底的雨水无法被消除的问题;能在行人进门时将其鞋底的雨水全部吸收,避免行人将地面弄湿滑,使其自己或他人容易摔倒受伤;还能保证门内的干净卫生,给客人留下好的心情和印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包括框架,在框架的上表面铺设有面板,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上铺设有吸水层,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吸孔,所述吸孔上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通过吸泵连接于吸水系统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鞋底首先接触吸水层可吸收鞋底的雨水,同时在吸孔处通过吸水系统对鞋底以及吸水层的雨水进行强制吸收,使鞋底上地于是被清楚干净,即便是过往的行人再多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主要解决行人在进门之前,鞋底的雨水无法被消除的问题;能在行人进门时将其鞋底的雨水全部吸收,避免行人将地面弄湿滑,使其自己或他人容易摔倒受伤;还能保证门内的干净卫生,给客人留下好的心情和印象。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所述面板由若干的面板块依次铺设而成,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面板块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处设有相对转动的扫底轮,所述扫底轮的表面上铺设有布刷或泡沫刷,所述扫底轮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烘干仪。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两个面板块之间的扫底轮不定地转动,扫底轮上的布刷或泡沫刷可与鞋底充分接触摩擦,从而对鞋底进行清扫并同时吸收其上的雨水,进一步将鞋底上的雨水清楚干净;同时烘干仪可对布刷或泡沫刷内吸收的雨水进行烘干,从而保持干燥并对鞋底的雨水进行清楚,即便是过往的行人再多也不会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所述吸水系统包括设于吸孔的吸管、设于吸管上的吸泵以及集水器,所述吸管连接至集水器。
由于上述结构,吸泵通过吸管强制地经吸孔对鞋底和吸水层进行抽风,一方面可将鞋底上的雨水吸入到吸孔内传递至集水器中,另外一方面,可将吸水层中所吸收的雨水进行抽吸,从而保证吸水层的干燥,从而不受行人多少的限制,也能保持行人鞋底的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所述控制器内包括控制单元、烘干模块、吸水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烘干仪连接于烘干模块上,所述吸泵连接于吸水模块上,所述电机连接于驱动模块上,所述烘干模块、吸水模块以及电机模块分别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单元上。
由于上述结构,可通过控制单元分别对烘干模块、吸水模块以及电机模块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烘干仪、吸泵以及电机的控制,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 所述吸水层为吸水布层或吸水棉层或泡沫层。
由于上述结构,使鞋底首先接触吸水层可吸收鞋底的雨水,使鞋底保持干净。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主要解决行人在进门之前,鞋底的雨水无法被消除的问题;能在行人进门时将其鞋底的雨水全部吸收,避免行人将地面弄湿滑,使其自己或他人容易摔倒受伤;还能保证门内的干净卫生,给客人留下好的心情和印象。
2、 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除雨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便捷,可广泛运用于酒楼、商场、办公楼等高档场合的大厅入口处,可保持室内的干净整洁,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框架、2-面板、3-扫底轮、4-吸孔、5-管路、6-吸泵、7-集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