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的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5446.3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兰建伟;潘文刚;江晶;苏志峰;夏俊方;张水水;赵剑锋;徐文军;陆魁;肖龙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化工 清净 废水 高倍 用工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废水处理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煤化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新型工业。它主要包括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焦油化学、电石乙炔化学,近几年来,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煤化工产业需要耗费大量用水,随之带来的水资源再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处于多旱少雨的地区较为突出。因此,煤化工的环保问题亟待需要解决。
煤化工清净废水(也称高含盐废水)主要包括循环排污水、化学水站排水等,其特点是悬浮固体(SS)和总溶解固体(TDS)浓度较高,而氨氮和COD浓度相对较低。废水TDS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循环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对新鲜水的浓缩和给排水系统化学药剂的添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早已不再满足废水的达标排放,而是更多地关注废水的回收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问题,这就使得高含盐量废水处理成为了煤化工企业的重点研究问题。
目前,常用的清净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热浓缩、膜技术及生物法。
(1)热浓缩工艺:将高含盐量废水利用热能浓缩后得到浓水和清水,常用的技术为膜蒸馏技术、机械浓缩蒸发以及多效蒸发。该工艺能耗较大,通常需要在大型浓缩设备中运用。工艺中高含盐废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垢对热浓缩装置的堵塞以及氯离子对装置的腐蚀问题是热浓缩工艺的主要技术问题。
(2)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纳滤膜分离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和微滤膜分离技术等。纳滤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压力小等特点,但截留效果相比以往的反渗透技术来说稍微逊色一些。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处理获得的清水回收率能达到65%~82%。膜分离技术成熟、处理规模大、工艺成本较低,但浓缩倍数相对热浓缩技术来说要小得多,一般只浓缩2.5倍,且废水中的含量很高的盐会对膜装置产生腐蚀。同时高浓度的无机盐和微生物,会堵塞分离膜,采取提高废水进水压力来冲开无机盐和微生物,但高水压会提高废水处理成本,缩短分离膜的使用寿命。
(3)生物处理法:具有经济、高效、无害的特点,是处理各类废水的首选方法,目前炼厂产生的高盐废水的处理也广泛采用该处理方法。然而含盐废水中的Ca2+、Mg2+、Cl-及SO42-等无机离子对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生化法处理常常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煤化工清净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回收率低,浓水产生量大,容易发生装置堵塞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煤化工清净废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率低,浓水产生量大的技术难题,提供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及其专用装置,将煤化工清净废水进行多级澄清、超滤、渗透处理,最终能使清净废水的水回收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的目标,节约了水资源,解决了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清净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去除清净废水中的SS、COD、氟、总硅、钙镁金属离子,得到澄清出水;
(2)将步骤(1)得到的澄清出水进行超滤截留分离处理,进行截留SS、胶体污染物质得到超滤产水产水和浓水;
(3)将步骤(2)得到的超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反渗透浓水和反渗透浓水产水;
(4)将步骤(3)得到的反渗透浓水先后两次进行物理化学沉淀,去除废水中的SS、COD、氟、总硅、钙镁金属离子得到两级澄清出水
(5)将步骤(4)得到两级澄清池出水进入进一步进行超滤截留分离处理,进行截留SS、胶体污染物质得到两级超滤产水和两级超滤浓水;
(6)将步骤(5)的得到的两级超滤产水进入进行深度除杂得到深度除杂出水;
(7)将步骤(6)得到深度除杂系统出水进一步反渗透浓缩分离得到反渗透浓水和步反渗透产水;
(8)将步骤(7)得到反渗透浓水进一步浓缩分离。
进一步,所述步骤(2)的工作压力为1~6bar,所述步骤(3)的工作压力为10~20bar,所述步骤(5)的工作压力为1~6bar,所述步骤(7)的工作压力为10~30bar,所述步骤(8)的工作压力为25~60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更换刀柄的防脱砍刀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双向码垛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