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利于生产的微型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5538.1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麦练智;彭育辉;卢伟光;冯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G03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海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利于 生产 微型 移轴式 光学 防抖音圈 马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音圈马达,特别是一种有利于生产的微型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微型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的技述已被广泛应用在高端的手机,能有效地减少在低光环境下拍出模糊照片的机会,及影片中令人困扰的抖动。但是,相对于一般自动对焦马达,防抖音圈马达的设计比较复杂,生产的合格率及效率较低。因此,所述技术还未普及在中端及低端手机,大部份的手机用户仍未能享受到防抖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微型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可分为三类,其名称及防抖原理如下:
一、相机模组移轴式:通过音圈马达控制把镜头和影像传感器一起转动。
二、镜头平移式:通过音圈马达控制镜头平移,影像传感器不动。
三、镜头移轴式:通过音圈马达控制镜头转动,影像传感器不动。
上述三种马达各有优点,其中,镜头移轴式马达的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生产。
一般镜头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1542348及公开号为CN101587222)包含一个外壳、一个底座、至少两组弹性材料、至少三组磁石、至少三个独立线圈及一个镜头载体,线圈和镜头载体紧密地连接,并一起活动,组成活动结构,磁石、外壳及底座紧密地连接,并不会活动,组成不动结构。两组弹性材料连接镜头载体的上方及下方,加上不动的结构部分,共同组成一个多自由度的弹簧振子系统,让镜头能作两个方向的偏转(供光学防抖用),及一个沿光轴的位移(供自动对焦用)。
通过独立控制每一个线圈的电流,可以达到不同的偏转量及位移量。由于每个线圈需要独立通电,而线圈位于能多自由度活动的镜头载体,两组弹性材料需要通电,并至少包含至少四个独立电路(每个电路之间的电阻不能太少)。因此,两组弹性材料一般包含至少四个独立弹簧。另一方面,线圈需要和弹簧在电路上连接,这需要在活动结构加入至少六个电路连接(可以用焊锡)。例如,在中国专利CN101542348中的示范实施例,上方一组弹性材料由一个独立弹簧组成,下方一组弹性材料则由四个独立弹簧组成,总共有五个独立弹簧。另一方面,活动结构中需要八个电路连接。
在细少的马达中加入大量的独立弹簧及电路连接,可以引致以下问题:
一、需要在极细少的活动结构完成多个机械及电路连接,大大增加生产的难度。
二、需要把五个独立弹簧装配在马达中,增加生产的难度。
三、由于结构上复杂,减低了机械上的防撞性,减低通过跌落测试的机会。
另外,一般弹簧及线圈的电路连接的生产工艺是需要人手把线圈的线头引到弹性材料上。在引线过程中员工容易折断线头,导致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另一方面,引线后线头和弹性材料之间有空隙,要靠导电材料(如焊锡)作为两者的桥梁,把两者焊接在一起。因为空隙大小难以控制,导致空隙不一,容易做成电阻大小不一,甚至接触不良,马达报废,减低生产合格率。
最后,由于两组弹性材料连接镜头载体的上方及下方,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在不同方向装弹性材料,并完成机械及电路上的连接工艺,可能需要把半制成品翻转,增加装配及连接工艺的难度,减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音圈马达结构复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生产的微型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其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可大大简化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利于生产的微型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音圈马达结构包括底座、外壳、镜头载体、三个以上的磁石、弹性材料、线圈载体、与磁石数量相同的线圈和与线圈数量相同的凸台,底座和外壳固定安装在一起,镜头载体通过弹性材料安装在线圈载体上,凸台安装在线圈载体外侧,每个凸台上缠绕有一个线圈,磁石固定安装在镜头载体上,磁石对应于线圈设置。
当弹性材料只有一个时,一种上述有利于生产的微型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能采用的组装方法,该方法为在装配时,其装配次序如下:
一、外壳向上;
二、把预先绕线的线圈载体装在外壳内部,并进行机械连接;
三、把预先装了磁石的镜头载体,装在线圈载体内径的中央;
四、把弹性材料装在线圈载体及镜头载体上,并进行机械连接,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五、底座装在外壳、线圈载体及弹性材料之间,并进行机械连接,将底座中的金属片及线圈载体绕线柱上的线头进行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致变色的穿透式智能眼镜光学引擎
- 下一篇:继电保护交换机屏柜光纤储线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