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测井环形磁性记号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5677.4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尹福全;董庆春;代晓旭;张立军;房柏谦;魏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陈可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测井 环形 磁性 记号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测井装置,尤其是测井用记号接收器,具体是油田测井环形磁性记号接收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测井施工中,测井深度数据的准确采集是录取测井资料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测井项目都离不开深度采集,因此录取准确的测井深度数据尤为重要,采用电缆磁性记号接收器,即磁性记号器,确定测井深度的方法是录取测井深度数据的主要手段;
磁性记号器主要是由一个密封的线圈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随着电缆的移动,电缆上的磁性记号从磁性记号器旁通过,它的磁场和磁性记号器的线圈做相对运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传输线送到地面系统和其他测井参数曲线一起被记录下来,用来准确确定测井曲线的深度;原有测井时磁性记号器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放在测井防喷管的上端,高度距离地面约10米左右,固定在防喷盒上贴近电缆,以便获得较强电缆磁记号;
另一种方式是放在防喷管底部,位于井口测试闸门上部,紧贴在防喷管外壁。
以上两种固定磁性记号器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磁性记号器固定于防喷管顶部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由于环境原因或固定不牢固时,很容易坠落,并可能伤到现场施工人员;
2、这种磁性记号器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频繁安装、拆卸,磁性记号器的信号连接线容易断裂、进水,影响信号的录取,造成系统故障;
3、在测井的过程中位于防喷管顶部的磁性记号器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必须起出井下测井仪器串,卸下防喷管后才可进行操作,工作耗时耗力,增加了劳动强度;
4、由于磁性记号器是密封结构,另外影响磁性记号器使用的因素较多,产生的故障后,一般无法修复,增加了材料消耗成本;
5、当磁性记号器固定于防喷管底部时,虽然维修更换方便,但由于测井电缆在防喷管中移动不居中,通常都会贴服在一侧管壁移动,所以当磁性记号器固定位置如果不靠近电缆一侧时采集的磁性记号数据就会偏弱甚至是采集不到,只有反复试着移动磁性记号器位置观察磁记号强度来判断位置固定是否合适,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施工进度。
上述问题均是由于传统的磁性记号接收器连性能差、接结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磁性记号接收器固定、连接及安装时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操作及使用方便的磁性记号接收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油田测井环形磁性记号接收器,包括测试阀门接管、电缆接管及套环,所述测试阀门接管一端为环状凸起的测试阀门接头,另一端设有与电缆接管一端配合的外螺纹短接接头;所述电缆接管一端为环状凸起的内螺纹短接接头,内螺纹短接接头与外螺纹短接接头螺纹配合连接,另一端为设有凹槽的防喷管接头,其中段为套环短接;所述套环短接上连接所述套环,套环上连接有磁性记号接收装置,套环外侧设有信号输出线接头。
所述套环短接外侧及所述套环内侧均为光滑结构,所述套环套置于所述套环短接上,且所述套环一侧与所述内螺纹短接接头一侧扣合。
所述测试阀门接管的内径与防喷管接头、套环短接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测试阀门接头的外径与内螺纹短接接头、套环的外径尺寸相同。
所述磁性记号接收装置为密封线圈,且其设在套环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提高了工作安全性,解决了安全问题和频繁使用造成信号线容易断裂的问题;其次,该结构信号接收可实现360度环形接收,避免了外界信号干扰和磁性信号的衰减,提高了测试资料的质量;第三,提高了磁性记号器的可操作性,对磁性记号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更加方便。结构简单、耗材量少使得成本低,安装及拆卸简单、操作及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1-测试阀门接管,2-电缆接管,3-套环,4-测试阀门接头,5-外螺纹短接接头,6-内螺纹短接接头,7-防喷管接头,8-套环短接,9-磁性记号接收装置,10-信号输出线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采井热洗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射孔传爆延时继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