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5892.4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3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平;羊毅;吴静;李飞;汪立友;杨壁连;魏豪;荣浩;钱俊宏;陈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电磁感应 加热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达到加热目的并能实时提供热水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
背景技术
利用电阻丝加热管或陶瓷加热棒等电加热体加热的热水器装置不仅加热效率低,而且容易损坏并造成漏电等安全隐患。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有能耗低、热效率高、温度提升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如今在电加热热水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有的电磁加热热水器和传统的电阻丝加热热水器一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使用热水,如专利号为201320019825.9,发明名称为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出水口在保温水箱的一端,因此要使用热水须等整个水箱的水达到所需水温才能使用。
专利号为200620083771.2,发明名称为电磁加热器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其电磁线圈设计在加热主体内部,加热线圈的温度将大大增大,其阻抗随之增大,因此该结构线圈自身损耗较大;另外能量传递环节增加了工字形铁氧体磁棒层,因此其能量利用率降低。
目前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的加热速度过慢或者是能量利用率过低,因此,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以快速达到加热目的并能够实时提供热水,且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达到加热目的并能实时提供热水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其能量转换过程简单、直接,具有较高的热转化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速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包括蓄水罐,加热铜管,电磁线圈,隔热层,耐高温陶支架,加热铜管温度检测传感器,出水温度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加热铜管其内部带有进、出水通孔,并与蓄水罐侧面的沟槽通道相配合固定;电磁线圈缠绕并固定在附有隔热层的耐高温陶瓷支架上,并与变频控制器相连接;耐高温陶瓷支架的一端固定在蓄水罐侧面,并与加热铜管轴线重合,另一端由端盖进行密封;出水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加热铜管温度检测传感器分布安装于出水管道内和加热铜管顶部位置,并与变频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能量转换简单、直接,变频控制器使用小功率高频率单相变频电源控制器,使电磁线圈能够与加热铜管的阻抗相匹配,具有较高的热转化率,且转化速度较快,能够达到快速加热并且实时提供热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有内部安装的连接处均有耐高温密封垫片,以防止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铜管内部有加热铜管进水通孔、加热铜管出水通孔,流经加热铜管进、出通孔的水与加热铜管的热交换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提高水的加热速度;而经过加热铜管进、出通孔的水均快速流动,不易沉积而产生水垢,减少了通孔和沟槽的堵塞情况。
本实用新型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出水管道内部并与变频控制器相连接,以检测出水口温度,能够通过检测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进行自动控制通过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加热铜管温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加热铜管顶部并与变频控制器相连接,监测加热铜管顶部的温度,以防止加热铜管过热以及干烧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方案为:
所述的出水管道安装管式节流阀,并与变频控制器相连接,通过出水管道内的出水温度传感器检测出水温度数据并自动调节管式节流阀的开口大小,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以快速达到加热目的并能够实时提供热水,且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并具有一定的自动化控制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主体阶梯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蓄水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加热铜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加热热水器出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罐,2进水口,3外壳,4安全阀,5端盖,6出水管道,7变频控制器,8电磁线圈,9加热铜管,10隔热层,11出水温度检测传感器,12耐高温陶瓷支架,13加热铜管温度检测传感器,14沟槽通道,15蓄水罐通道,16加热铜管进水通孔,17加热铜管出水通孔,18管式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案例,由图1可以看出,其主体是由蓄水罐,加热部分,变频控制器三大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压节能高效卧式加热炉
- 下一篇:玻璃卸货区风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