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测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126.X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宁;易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8 | 分类号: | E21B4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测厚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评测套管破损的仪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测厚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厚仪器弹臂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接在一个由拉簧拉动的滑动接头上。所有阵列的接收探头均是联动的,此种结构在遇到井筒内壁有扩缩(字不对)或井筒不圆时,有些阵列探头的接收线圈部分不会与套管紧贴,测量精度会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测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石油测井仪器方面的电磁测厚仪,该电磁测厚仪的每个弹臂可以相对独立运动,从而能保证仪器的接收探头的接收线圈部分在长度方向内始终与套管内壁紧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上外管、连接轴以及下外管;连接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臂,接收探头安装于连接轴与弹臂之间;接收探头外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臂,支撑臂的另一端安装在连接轴上;上外管的前端设置有堵头,且内部安装有线路系统;下外管的后端设置有护帽,且内部安装有发射线圈系统;在测厚时,电流会激发发射线圈产生磁场,通过套管与接收线圈的耦合,在接收线圈中感应信号相位滞后于激发电流相位的大小,得到套管厚度的信息。
所述的连接轴上套装有弹簧以及与弹簧相连的滑动套;支撑臂通过滑动套与连接轴相连。
所述的连接轴的后端套装有用于连接弹臂的滑动接头,弹臂的前端固定在连接轴上,后端固定在滑动接头上,且两端均通过压环和螺环压紧。
所述的支撑臂为能够自由伸缩的弹性支撑臂。
所述的接收探头由前密封头、后密封头、密封块、密封螺钉、差动线圈、过线管以及线圈外壳构成;前密封头和后密封头上分别安装线圈外壳,并通过密封块和密封螺钉进行密封,差动线圈分别安装于前密封头和后密封头的密封外壳内,并通过套装有过线管的导线相连;接收探头的前密封头安装于连接轴上,后密封头安装于对应的弹臂的外壳内,且差动线圈在长度方向始终与套管内壁紧贴。
所述的接收探头采用机械方式密封,电路上采用双线圈差分方式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外管和下外管通过连接轴相连,连接轴上安装十二个弹臂,弹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又安装在连接轴上,使得每个弹臂可以相对独立运动,从而能保证仪器的接收探头的接收线圈部分在长度方向内始终与套管内壁紧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电流激发发射线圈产生一个磁场,通过套管与接收线圈耦合,在接收线圈中感应信号相位滞后于激发电流相位的大小,与套管的平均壁厚成一定比例,由此可以得到套管厚度的信息,由于接收探头的接收线圈部分在长度方向内始终与套管内壁紧贴,进而测量精度和准确度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堵头;2为上外管;3为线路系统;4为螺环;5为压环;6为弹簧;7为滑动套;8为支撑臂;9为接收探头;10为弹臂;11为连接轴;12为滑动接头;13为发射线圈系统;14为下外管;15为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上外管2、连接轴11以及下外管14;连接轴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臂10,连接轴11的后端套装有用于连接弹臂10的滑动接头12,弹臂10的前端固定在连接轴11上,后端固定在滑动接头12上,且两端均通过压环5和螺环4压紧。接收探头9外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臂8,支撑臂8的另一端安装在连接轴11上,连接轴11上套装有弹簧6以及与弹簧6相连的滑动套7;支撑臂8通过滑动套7与连接轴11相连,支撑臂8为能够自由伸缩的弹性支撑臂。;上外管2的前端设置有堵头1,且内部安装有线路系统3;下外管14的后端设置有护帽15,且内部安装有发射线圈系统13。接收探头9安装于连接轴11与弹臂10之间;接收探头9由前密封头、后密封头、密封块、密封螺钉、差动线圈、过线管以及线圈外壳构成;前密封头和后密封头上分别安装线圈外壳,并通过密封块和密封螺钉进行密封,差动线圈分别安装于前密封头和后密封头的密封外壳内,并通过套装有过线管的导线相连;接收探头9的前密封头安装于连接轴11上,后密封头安装于对应的弹臂10的外壳内,且差动线圈在长度方向始终与套管内壁紧贴。接收探头9采用机械方式密封,电路上采用双线圈差分方式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