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423.4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顾千虎;恽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松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10 | 分类号: | F02N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起动机构造是电动机、电磁开关、起动机继电器、驱动壳体等连接而成。当接通驾驶室内的点火锁-车辆起动系统得电-起动机工作-带动发动机-松开点火钥匙-点火锁锁自动复位-起动机停止工作。但是,因目前国内车上点火锁和车载起动继电器的配套厂家质量良莠不齐,各种车辆会不同频次的发生在起动后起动机继续工作的故障,烧毁起动机、线束和蓄电池等器件,严重时会导致车辆起火危及生命安全。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存在人员操作的不正常因素,使起动电机高频率、长时间通电工作,起动电机在大电流、长时间、高转矩的作用下,磁场线圈温度急剧骤增,造成线圈绝缘下降,加速线圈老化,直至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起动机起动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起动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起动机,包括电动机、电磁开关和起动机继电器,所述起动机继电器设置在起动机壳体的上部,所述起动机继电器的支架内装有限时起动保护器,电磁开关上连接有报警蜂鸣器;所述起动机继电器和限时起动保护器一同安装在起动机壳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蜂鸣器安装在驾驶室内,报警蜂鸣器的导线一端与起动机电磁开关的磁场接柱端相连,另一端与搭铁端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限时起动保护器串接在起动机继电器线圈的搭铁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限时起动保护器和报警蜂鸣器使得起动机不仅能在点火锁和车载起动继电器正常情况下自动断电,而且能在点火锁卡滞或车载起动继电器粘连的情况下,起动机达到设定时间后自动断电,有效保证了起动机的正常使用,能可靠地延长起动电机和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限时起动保护器和报警蜂鸣器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使用方便,成本相对较低,无需用户改变原接线方式和外形尺寸,与客户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蜂鸣器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动机,2-电磁开关,3-起动机继电器,4-限时起动保护器,5-起动机壳体,6-起动机,7-磁场接柱,8-报警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起动机,包括电动机、电磁开关和起动机继电器,所述起动机继电器设置在起动机壳体的上部,所述起动机继电器的支架内装有限时起动保护器,电磁开关上连接有报警蜂鸣器;所述起动机继电器和限时起动保护器一同安装在起动机壳体上。
所述报警蜂鸣器安装在驾驶室内,报警蜂鸣器的导线一端与起动机电磁开关的磁场接柱端相连,另一端与搭铁端相连;所述限时起动保护器串接在继电器线圈的搭铁端,其具有单次起动操作最长20~30S的时间限制,还可根据需要调整时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启动机器时,旋转点火开关,起动机电磁开关受控通电被吸合,磁场接柱带电,起动机运转工作,同时报警蜂鸣器发出蜂鸣声;点火开关复位后,电磁开关断开,磁场接柱断电,起动机停止工作,蜂鸣声也停止。当起动机运转不停而出现转动失控故障时,磁场接柱一直通电,因此报警蜂鸣器声音不断,提醒驾驶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起动机烧毁线圈,因而对起动机形成有效保护。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与此同时,当起动机单次起动操作超过限时起动保护器设定的限时时,限时起动保护器立即断电,即使因车辆原因不断电,限时保护器也能在设定时间内将电动机自动断电。
本实用新型使得起动机在报警蜂鸣器和限时起动保护器的双重保护下,安全可靠,有效地延长了起动电机和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防止因起动故障而影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松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松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流发电机
- 下一篇:可视化内燃机气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