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羧酸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514.8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舟;李本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恒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4B24/26;B01J19/18;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611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产品生产领域,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的一个重要的品种,聚羧酸减水剂一般是以MPEG、HPEG、TPEG、VPEG和不饱和酸为主要原料,经过自由基引发在一定温度下聚合而成。目前的工业生产装置一般包括聚合反应釜和简单的物料滴加装置两部分组成,生产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搭建高位投料操作平台,投料时需要用叉车把聚醚单体举高3~4m,对生产厂房的高度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2、需要配备多名投料、配液生产工人,需要连续生产时工人要跟着倒班,人力投入及劳动强度大。3、需要在聚合反应釜内完成投料、升温化料、反应、降温、中和、待检等生产工序,生产周期长,效率低。4、需要对聚合反应釜配备电加热或锅炉蒸汽加热系统,能耗大,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高效清洁低能耗聚羧酸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羧酸生产装置,它包括加热装置、大单体预处理装置、多个小单体预混装置、滴加罐、聚合反应釜、降温中和待检装置、液碱罐;
所述加热装置设有热水管道连通到大单体预处理装置;
所述大单体预处理装置与聚合反应釜相连,包括罐体、称重模块A、搅拌器A,所述罐体外壁设有保温层,罐体设有夹套,夹套中注入导热油,并设有控温器,所述罐体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水口A和投料口A,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道A;
所述小单体预混装置与滴加罐相连,包括锥形塑料罐、称重模块B、搅拌器B,所述罐体顶部分别设进水口B、加料口B,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道B;
所述滴加罐连接聚合反应釜,所述聚合反应釜连接到降温中和待检装置;
所述降温中和待检装置与液碱罐相连,包括物料罐、搅拌器、降温循环盘管;所述液碱罐与物料罐连通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和泵,所述物料罐的进料口设置在顶部,所述物料罐的顶部还分别设有与降温循环盘管相连的进水管、补水管;所述物料罐底部分别设有出料管道和与降温循环盘管相连的出水管。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部分、空气能部分和电能部分;所述太阳能部分主要包括太阳能板;所述空气能部分主要包括空气能热泵和换热系统;所述电能部分包括电加热管和导热油。
所述大单体预处理装置用来对聚醚大单体进行溶解预处理,采用低位集中投料。
所述大单体预处理装置一次化料供2个聚合釜生产,或者作为聚醚单体溶液的储存装置。
所述小单体预混装置用来对生产所需的A、B、C料进行预混,采用低位投料,预混后的物料通过泵及管道直接泵入滴加罐;一次预混料可同时为4条生产线提供所需滴加物料。
所述聚羧酸生产装置设有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系统与各个生产装置连接,通过调节信号控制各管道阀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化料热水(30~90℃)从加热装置中通过进水管道进入预处理釜中,通过搅拌器对物料进行搅拌溶解,通过夹套中的导热油对釜内物料补充加热,控温器对物料温度进行控制,使其达到不同工艺聚合反应所需温度,处理好的物料通过出料管道直接泵入聚合反应釜。小单体预混装置用来对生产所需的A、B、C料进行预混,采用低位投料,预混后的物料通过泵及管道直接泵入滴加罐,避免了人工高位平台投料、混料,降低了危险系数;一次预混料可同时为4条生产线提供所需滴加物料,降低了物料配制误差和称量误差,产品质量更稳定。在聚合反应釜反应完成的物料经过连接管道直接进入待检物料罐,同时,待检物料罐中的降温循环装置启动,在搅拌状态下给物料进行快速降温,达到中和温度后,系统自动开启液碱罐阀门进行加碱中和,同时通过进水管道补水,把物料调节为设定的浓度。把原本需在聚合反应釜完成的降温、中和、补水、待检工序分离出来,使聚合反应釜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保持稳定的釜内温度,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另外,通过分离缩短了聚合反应釜单个生产周期的运行时间,大大增加聚合反应釜的使用周期,即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系统与各个生产装置连接,通过调节信号控制各管道阀门,实现了整个装置的自动化、清洁化生产,避免了生产现场物料的撒漏、减少了工作人员、降低了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恒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恒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亚胺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固态水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