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杆阻尼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615.5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栋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阻尼 缓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人或者物体由高处限速下降的装置,属于消防救生器材。
现有将人或者物体由高处限速下降的装置,所采用的技术种类很多,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全稳定性差和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推杆阻尼缓降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推杆阻尼缓降器主要由缓降器壳体、推杆A、推杆B、圆柱体、旋转轮、端盖、缓降绳和螺栓构成。缓降绳缠绕在旋转轮的转轴上,缓降绳的一端连接须缓降的人或者物体,旋转轮的转轮上径向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通孔,分别安装推杆A和推杆B,旋转轮安装在缓降器壳体内,缓降器壳体内设置一个奇数个齿的圆弧形内齿圈,该齿圈可以与缓降器壳体做成一体,也可以采用与缓降器壳体不同的材料,如:采用尼龙等非金属耐磨、耐冲击的材料。推杆A和推杆B的两端分别设置U型凹槽,每个U型凹槽设置一个圆柱体。藉此,缓降的人或者物体下降时缓降绳带动旋转轮旋转,推杆一端的圆柱体在缓降器壳体的齿圈作用下推动推杆沿旋转轮的径向朝另一端移动,使另一端圆柱体紧贴齿圈的齿面转动,由于齿圈的齿数为奇数,两端的圆柱体交替推动推杆往复移动,使得推杆两端的圆柱体都紧贴齿圈的齿面转动,齿圈对圆柱体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随圆柱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圆柱体将作用力传递到旋转轮,旋转轮获得随旋转速度增大而增大的反向转矩,当反向转矩等于人体对旋转轮产生的正向转矩时,人或物体下降速度不再增加,从而达到恒速缓降目的。
推杆阻尼缓降器的推杆A设置有通孔,推杆B可在通孔内滑动,这样使得推杆阻尼缓降器结构更紧凑。
推杆阻尼缓降器的推杆A、推杆B两端U型凹槽底部圆弧的圆心距与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之和大于缓降器的圆弧形内齿圈齿顶圆直径,小于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的平均值。
推杆阻尼缓降器的圆柱体可在推杆A和推杆B的U型凹槽内转动,以此减小圆柱体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该推杆阻尼缓降器主要由缓降器壳体1、推杆A2、推杆B3、圆柱体4、旋转轮5、端盖6、缓降绳7和螺栓8构成。缓降绳7缠绕在旋转轮5的转轴上,缓降绳7的一端连接须缓降的人或者物体,旋转轮5的转轮径向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通孔,分别安装推杆A2和推杆B3,旋转轮5安装在缓降器壳体1内,缓降器壳体1内设置一个15个齿的圆弧形内齿圈9,推杆A2和推杆B3的两端分别设置U型凹槽每个U型凹槽设置一个圆柱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栋,未经李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楼逃生盒
- 下一篇:一种放疗模拟机准直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