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的现场雷电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7266.9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李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21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大气 电场 现场 雷电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的现场雷电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是当今时代的一大公害,特别是对油库、航天发射中心、机场、景区等重点目标区域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每年都因雷灾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大气电场仪可有效进行雷电预警,可减小因雷电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但现有大气电场仪需要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终端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发出雷电预警信息,通常情况下仅有大气电场仪使用者能够获取该预警信息,使得预警信息的知悉范围非常有限,降低了预警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时效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的现场雷电报警装置,并用于大气电场仪安装现场实时发布雷电报警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高大气电场仪雷电预警信息的可用性和及时性,而提供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的现场雷电报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的现场雷电报警装置,其至少包括:大气电场仪、报警单元、以及与大气电场仪、报警单元两者相连的数据输出接口,其中报警单元包括与数据输出接口相连的数据接口、与数据接口相连的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端与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报警开关、与报警开关输出端相连的报警器、以及与报警开关输入端相连的电源。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口与数据输出接口类型相同。
优选地,所述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为由单片机或数据处理芯片以及其外围电路所构成的电路板,其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优选地,所述报警开关为由一路或两路控制信号控制的延时控制开关,且报警器具有声报警或光报警或同时具有声报警和光报警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大气电场仪雷电预警信息的可用性和及时性,实时预警,降低雷电危害引起的损失,可以快速准确地发出雷电报警信息,无需终端计算机,报警信息可直接从大气电场仪安装点发出,人员在户外即可收到声、光雷电报警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报警单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大气电场的现场雷电报警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大气电场仪1、与大气电场仪1相连的输出连接模块2、报警单元3、以及与大气电场仪1、输出连接模块2、报警单元3三者相连的数据输出接口4,其中输出连接模块2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省略,以降低成本。报警单元3包括与数据输出接口4相连的数据接口21、与数据接口21相连的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22、控制端与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22相连的报警开关23、与报警开关23输出端相连的报警器24、以及与报警开关23输入端相连的电源25。其中数据接口21为与数据输出接口4一致的接口,如RS232数据接口,使用RS232数据接口时,可采用双线连接方式,即将报警单元3的数据接口21的接收端子和地线端子分别连接到数据输出接口4的发送端子和地线端子;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22通过数据接口21与数据输出接口4相连,利用单片机或其它数据处理芯片实时处理大气电场仪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大气电场数据处理模块可通过接收到的大气电场数据识别是否有闪电发生,当有闪电发生时,大气电场变化曲线会发生不连续突变,通过检测不连续突变识别是否有闪电发生,然后发出指令控制报警开关23闭合,与报警开关23相连的报警器24即发出报警。由此将大气电场仪1数据输出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数据输出接口4与报警单元3相连,一路与输出连接模块2相连(信号发送给终端计算机),可在不影响原有大气电场仪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增加现场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大气电场仪雷电预警信息的可用性和及时性,实时预警,降低雷电危害引起的损失。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7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英语词汇练习板
- 下一篇:线路防误登杆警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