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净化雾霾的负离子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7983.1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2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越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4331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净化 负离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雾霾的负离子帘。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很多城市的室内也逐渐开始遭到雾霾的污染。在很多没有安装空调的室内,炎热天气需要将窗户打开,因此也就会使雾霾进入室内。
传统的窗帘或者门帘一般只用于阻挡光线或者噪音,功能单一,对上述雾霾空气没有任何阻挡作用,室内空气的质量也没有任何改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可直接作为窗帘或者门帘使用的帘体,使雾霾在进入室内时被阻止在室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净化雾霾的负离子帘,其可单独成帘,也可以作为窗帘或者门帘的附件使用,在雾霾天气保证了室内的空气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净化雾霾的负离子帘,包括用于横向安装的支架体和设置于支架体上的负离子发生器,支架体用于固定安装在窗户或者门口的上方,该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若干个负离子发生端,各负离子发生端之间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成串,各串负离子发生端均垂直悬挂在支架体上,使各串负离子发生端组合形成帘体。各负离子发生端连接成多串垂直向下的帘体,工作时负离子发生端发出负离子空气,负离子能够与雾霾中的颗粒物结合,使颗粒物沉降。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架体上垂直悬挂有若干条用于稳固各个负离子发生端的垂体,各个负离子发生端均固定在垂体表面。增设有垂体使各个负离子发生端安装后更稳固,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架体为中空的绝缘管体结构,负离子发生器与负离子发生端之间连接的导线穿入支架体内部,并在支架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负离子发生器的定位座。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相邻两个负离子发生端之间的间距相等。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还连接有红外控制开关,可通过无线控制开关直接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当出现雾霾天时才启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直接由负离子发生端组合形成的帘体,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直接作为各种窗帘或者各种门帘使用,也可以作为窗帘或者门帘的附件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产生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与雾霾中的颗粒物结合,使颗粒物沉降,从而阻止颗粒物进入室内,从而能够净化室内空气,使住宅空气质量得到保障,在雾霾天气保证了室内的空气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体,2为负离子发生器,3为导线,4为负离子发生端,5为垂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其具体实施的负离子帘用于净化雾霾,防止雾霾进入室内,具体结构包括支架体1和设置于支架体1上的负离子发生器2,本实施例中,支架体1用于横向固定安装在窗户或者门口的上方,支架体1上设置有定位孔或者挂勾,直接通过螺栓即可固定安装。
负离子发生器2通过导线3连接有若干个负离子发生端4,各负离子发生端4之间分别通过导线3连接成串,各串负离子发生端4均垂直悬挂在支架体1上,使各串负离子发生端4组合形成帘体。为了确保各个负离子发生端4安装后更稳固,在支架体1上垂直悬挂有若干条垂体5,各个负离子发生端4均固定在垂体5表面,用于连接各个负离子发生端4的导线3也固定在垂体5上。
本实施例的支架体1为中空的绝缘管体结构,负离子发生器2与负离子发生端4之间连接的导线3穿入支架体1内部,并在支架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负离子发生器2的定位座。
本实施例的产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负离子帘体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窗帘或者门帘的附件作用,同时垂体的结构也可根据需要而设计出不需要使用垂体的结构,确保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越,未经王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7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埋管辅助中厅自然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蓄冷罐隔板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