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防尘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8361.0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葛伟伟;曹俊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伟伟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78;B01D53/1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1 山东省临沂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塔,特别是一种脱硫防尘塔,属于化工排气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一些化工企业必备的排气装置,现有的脱硫塔大多通过在塔内安装一层或多层喷淋装置,来达到降温和除尘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大量的热能浪费,而且灰尘处理不完全,另外塔内容易受到外界的二次尘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防尘塔,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脱硫塔除尘布彻底、热能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一种脱硫防尘塔,包括一塔体,所述塔体中上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防尘塔还包括降温箱,所述降温箱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输气管,所述降温箱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和至少一个弧形散热管连接,所述弧形散热管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弧形散热管和第二弧形散热管,所述第一弧形散热管右端和第二弧形散热管左端通过法兰片连接,所述法兰片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弧形散热管右端和第二弧形散热管两端底部均通过支撑杆和降温箱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散热管右端通过第二输气管和塔体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插入塔体内部且开口向下,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一斜坡,斜坡下端设置有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左端和斜坡右端紧密接触连接,密封板右端和气缸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支撑柱和底面连接,所述喷淋管上面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侧视为三角形俯视为圆形结构,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凹槽和隆起,所述隆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塔体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层和防尘罩底部连接,外层上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塔体下面设置有过滤池,过滤池中间设置有过滤片,过滤池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管;所述斜坡右端设置有锯齿状凹槽,所述锯齿状凹槽和设置在密封板右端的锯齿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将废气中的热量转化为热水,从而将热水进行再利用,具体可以在第一排水管上连接水泵通过水泵和用水终端连接即可,在塔体上端设置有防尘罩,不仅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杂物落入塔体内部,起到保护塔体的作用,同时将塔体设计为内外双层结构还能防止雨水直接落入塔体内部对喷淋装置造成腐蚀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外层,3、内层,4、喷淋装置,5、防尘罩,6、第二排水管,7、阀门,8、斜坡,9、密封板,10、气缸,11、支撑柱,12、过滤池,13、过滤片,14、第三排水管,15、降温箱,16、第一进水管,17、第一输气管,18、第一弧形散热管,19、第二弧形散热管,20、支撑杆,21、密封圈,22、法兰片,23、第一排水管,24、隆起,25、凹槽,26、通孔,27、锯齿状凹槽,28、锯齿,29、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脱硫防尘塔,包括一塔体1,所述塔体中上部设置有喷淋装置4,所述脱硫防尘塔还包括降温箱15,通过降温箱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所述降温箱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6和第一输气管17,所述降温箱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23,所述第一输气管和至少一个弧形散热管连接,所述弧形散热管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弧形散热管18和第二弧形散热管19,所述第一弧形散热管右端和第二弧形散热管左端通过法兰片22连接,所述法兰片上设置有密封圈21,所述第一弧形散热管右端和第二弧形散热管两端底部均通过支撑杆20和降温箱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散热管右端通过第二输气管和塔体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插入塔体内部且开口向下,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一斜坡8,斜坡下端设置有一密封板9,所述密封板左端和斜坡右端紧密接触连接,密封板右端和气缸10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支撑柱11和底面连接,所述喷淋管上面安装有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侧视为三角形俯视为圆形结构,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凹槽25和隆起24,所述隆起上设置有通孔26,所述塔体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层3和防尘罩底部连接,外层2上设置有第二排水管6,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7。所述塔体下面设置有过滤池12,所述过滤池中间设置有过滤片13,过滤池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管14。
所述斜坡右端设置有锯齿状凹槽27,所述锯齿状凹槽和设置在密封板右端的锯齿28相互配合。通过这种相互配合的锯齿结构能有效防止塔体内的水渗透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伟伟,未经葛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8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氧催化净化器
- 下一篇:四氟乙烯生产冷冻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