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梅花落线机校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8750.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曦耀;赵艳丽;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梅花 落线机校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铜线、铝线、铜合金线以及铝合金线材的梅花落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梅花落线机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梅花落线机的校直机构采用三组导轮组校直或无此机构。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三组导轮组采用上一下二分布,对线径较大的线材校直不理想;(2)没有校直的线材,由于在拉制冷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线材经过下线机构时不能很好的成圈;(3)落入线框时有可能出现线材成圈不规则形变,进而在线筐内线材排布不整齐;(4)设备运行速度不能太高;(5)影响下道生产工序,从收线框内放线时出现乱线、相互缠绕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梅花落线机校直机构,其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解决了目前梅花落线机线材校直不理想、下线时易产生成圈不规则形变、线筐内线材排布不整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梅花落线机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螺杆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底座的上部内侧,所述底座内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轨配合且在导轨的导向作用下滑块能够沿着底座上下滑动,所述螺杆的螺杆头设于底座上预先加工好的形槽内,所述螺杆的杆体穿过滑块且端部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螺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右侧转动安装有第一压轮,所述底座的下部右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位于第一压轮的下方,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压轮与第二压轮间隔设置。
上述的一种梅花落线机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轮通过轴承和小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轴承设置在第二压轮内,所述小轴依次穿过轴承和底座且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母,位于轴承与底座之间的小轴上设置有挡圈和隔套,所述隔套位于挡圈的左侧。
上述的一种梅花落线机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压轮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上二下三压轮分布合理,上面两组压轮可上下滑动。
2、本实用新型对安装人员要求低,具有一般的装配知识即可,无需再经专门培训。
3、本实用新型由于走线槽宽度可调整,所以可适用各种规格的进线。
4、本实用新型零件规格少,加工简单。
5、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6、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调节方便、快捷。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1-1—导轨; 2—隔套;
3—挡圈; 4—轴承; 5—小轴;
6-1—第一压轮; 6-2—第二压轮; 7—螺杆;
8—第一螺母; 9—滑块; 9-1—导向槽;
10—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螺杆7和滑块9,所述滑块9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内侧,所述底座1内两侧均设置有导轨1-1,所述滑块9的两侧均开有导向槽9-1,所述导向槽9-1与导轨1-1配合且在导轨1-1的导向作用下滑块9能够沿着底座1上下滑动,所述螺杆7的螺杆头设于底座1上预先加工好的形槽内,所述螺杆7的杆体穿过滑块9且端部设置有第一螺母8,所述螺杆7与滑块9螺纹连接,所述滑块9的右侧转动安装有第一压轮6-1,所述底座1的下部右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压轮6-2,所述第二压轮6-2位于第一压轮6-1的下方,所述第一压轮6-1和第二压轮6-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压轮6-1与第二压轮6-2间隔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压轮6-2通过轴承4和小轴5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轴承4设置在第二压轮6-2内,所述小轴5依次穿过轴承4和底座1且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母10,位于轴承4与底座1之间的小轴5上设置有挡圈3和隔套2,所述隔套2位于挡圈3的左侧。轴承4的右侧靠第二压轮6-2上加工的自扣台定位,左侧有挡圈3定位。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压轮6-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压轮6-2的数量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8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浸釉机
- 下一篇:多区域沼液湍流型高效沼气发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