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虾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9521.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孝程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93/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刘世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虾钩。
背景技术
现有的虾钩通常包括钩体、浮漂和铅坠,吊钩的鱼饵通常使用蚯蚓,在钩体上穿入蚯蚓,鱼线的一端系在钩体的顶端,鱼线的另一端系在钓竿上,即可进行垂钓。然而这种虾钩因采用长柄的钩体,当虾咬住蚯蚓时,常常连同蚯蚓一起脱离钩体而成为空钩;此外,钩体下方的铅坠容易缠在水中的水草或者嵌入水底的岩石缝隙中,妨碍虾钩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一次成型,结构简单,上钩率高、不易脱钩且不易挂水草或嵌入石缝的新型虾钩。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虾钩,包括钩体、金属阻尼丝、浮漂和平衡块;所述钩体的顶端弯折成用于系鱼线的圆环形钩头,所述钩体的下半部弯折成钩柄,所述钩柄的底端弯折成钩背和钩尖;所述钩柄上以螺旋状缠绕有所述金属阻尼丝;所述浮漂包覆在所述钩体表面,所述浮漂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圆柱形平衡块。
其中,所述浮漂为直接注塑在钩体表面的发泡材料。
其中,所述浮漂所能产生的浮力小于所述平衡块的质量。
其中,所述钩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0至110度。
其中,所述金属阻尼丝的直径为0.6mm。
其中,所述金属阻尼丝的长度至少为钩柄的一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一次成型,结构简单;
2、不易脱钩,上钩率高;
3、不易挂水草或嵌入岩石缝隙中,使用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钩体;101、钩头;102、钩柄;103、钩背;104、钩尖;2、金属阻尼丝;3、浮漂;4、平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钩体1、金属阻尼丝2、浮漂3和平衡块4;所述钩体2的顶端弯折成用于系鱼线的圆环形钩头101,所述钩体2的下半部弯折成钩柄102,所述钩柄102的底端弯折成钩背103和钩尖104;所述钩柄102上以螺旋状缠绕有所述金属阻尼丝2;所述浮漂3包覆在所述钩体1表面,所述浮漂3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圆柱形平衡块4。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漂3为直接注塑在钩体1表面的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能提供向上的浮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漂3所能产生的浮力小于所述平衡块4的质量,以便虾钩在使用时能在水中保持垂直下降,并使虾钩处于竖直状态,不会摇摆不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钩柄10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0至110度,使饵料始终悬浮与水中,而不是直接沉入水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阻尼丝2的直径为0.6mm,其长度至少为钩柄102的一半,所述金属阻尼丝2用于增强钩柄102与蚯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虾上钩时蚯蚓脱离钩柄1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一次成型,结构简单;2、不易脱钩,上钩率高;3、不易挂水草或嵌入岩石缝隙中,使用稳定可靠;4、利于推广,使钓虾成为老少咸宜的健康休闲活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孝程,未经王孝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9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液管缠绕筒为摩擦传动的车载式喷雾机
- 下一篇:防松动抄网杆转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