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浆吸附滤网及血浆吸附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0337.0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凡;候葵;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8 | 分类号: | A61M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浆 吸附 滤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血浆吸附滤网及血浆吸附柱。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体外循环为基础的血液净化疗法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其中,血浆吸附是血液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体外循环使血液的有形成分与血浆分离,将分离后血浆引入血浆吸附柱进行血浆吸附治疗,利用吸附柱内的吸附剂清除血浆中的毒性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故血浆吸附柱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血浆吸附柱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串联在引到体外的循环血路中,血液经血浆分离器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与血浆分离,血浆流经血浆吸附柱时将血浆中的毒性物质吸附,被净化的血浆再进入体内循环。为了方便将净化血浆所用的吸附剂装入到吸附柱内,吸附柱中筒和压盖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吸附器中筒和压盖之间装有滤网,用于阻止血浆吸附时吸附剂及脱落微粒进入循环血液。现有技术都是将过滤网嵌入框架中。但受滤网强度的影响,现有血浆吸附柱的滤网孔径通常在200μm以上。血浆吸附柱中吸附剂的颗粒大小一般在200μm以上。因此,在血浆吸附过程中,虽然过滤网可以有效阻止吸附剂进入循环血路,但是无法阻止较小的微粒通过过滤网进入循环血路中,导致血液被污染,有极高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过滤较小微粒的血浆吸附滤网,成了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血浆吸附滤网,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血浆吸附滤网,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网目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网目孔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层为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为PP、PA或者PET材质制成的滤网。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层为非织造布。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层为亲水非织造布。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分别通过化学粘结、熔融或超声焊接方式中的一种连接所述框架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依次设于所述框架第一端,且远离所述框架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网目孔径为80-200μm,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网目孔径为20-80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血浆吸附柱,包括:内设有吸附剂的中筒和与所述中筒可拆装连接的压盖,所述中筒和所述压盖之间还设有上文内容中所述的血浆吸附滤网,且所述血浆吸附滤网的第二过滤层靠近所述中筒一侧。
进一步,所述血浆吸附滤网设置于所述血浆吸附柱的出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将传统血浆吸附滤网 设置成双层结构,形成双层立体式过滤;不仅可以有效阻止吸附剂进入循环血路,而且可以有效阻止血液中的微粒进入循环血路,避免血液污染,提高了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浆吸附滤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血浆吸附滤网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浆吸附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浆吸附滤网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框架1、第一过滤层2和第二过滤层3。第一过滤层2和第二过滤层3沿框架轴线方向依次设于框架1内,所述第一过滤层2的网目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层3的网目孔径。所述第一过滤层2设置于所框架1 第一端,所述第二过滤层3紧挨着第一过滤层2设置于框架1第一端,且位于远离框架1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2为PP材质的过滤网,且孔径为200μm;所述第二过滤层3为非织造布,且孔径可为20-80μm,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过滤层3孔径为70μm。所述的第一过滤层2也可为PA或PET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层3为亲水非织造布,亲水的非织造布有助血液的透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妇科辅助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析管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