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流阀和阀厅联合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0565.8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白杰;张民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许继晶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联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的换流阀和阀厅联合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输电工程中使用的交流与直流转换的核心单元为换流阀,换流阀通常布置在一个密闭的阀厅空间内。换流阀运行时各元件的功耗发热量主要通过阀冷水系统带走,同时换流阀元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的正常运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工作。此外当阀厅停运检修时,阀厅内还需要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清洁度的要求。为此阀厅需要设置必要的空调通风系统,并保持阀厅内的正压。常规的阀厅空调系统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阀厅空调系统主要由空调循环泵、阀厅空气冷却器、空调主机构成。
在制冷工况下,其中,空调主机用蒸发器(管壳式换热器)和空调循环泵、阀厅空气冷却器构成阀厅换热回路,其特点是:由空调循环泵驱动,使用氟利昂或其类似物质作为阀厅空气的冷却介质的回路。
同时,空调主机内形成空调换热回路,包括:空调主机用冷凝器(空气冷却器)、压缩机、节流阀等;其特点是:由高效的冷却工质:氟利昂或其类似物质组成的回路,主要由压缩机驱动。
如图2为常规的换流阀换热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主循环泵和室外换热设备。其中主循环泵作为换流阀的一次冷却水循环的动力源;而室外换热设备是保证换流阀冷却要求的核心和保证,没有它整个换流阀冷却设备将失去效用,室外换热设备通常为空气冷却器或闭式冷却塔。在换流阀换热系统中一般只使用纯水或纯水+乙二醇的混合物作为冷却介质。
常规的流阀换热系统和阀厅空调;第一,每个阀厅设置两套完全独立的阀厅空调系统,因此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在对换热效率要求一定的情况下,对一次设备的性能要求很高,导致一次性设备投资成本较高。第二,虽然两系统独立控制,但是阀冷系统或阀厅空调系统中任意一个系统故障,换流阀均必须停运,不仅导致工程对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均很高,而且对控制也有较高要求,进一步推高了系统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换流阀和阀厅联合换热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
一种换流阀和阀厅联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换流阀换热的换流阀回路(I)和用于阀厅换热的阀厅回路(II),换流阀回路(I)包括串联的换流阀回路循环泵(1)和换流阀回路换热器(2);阀厅回路(II)包括阀厅空调(3)和阀厅室内换热器(9);所述换流阀回路(I)中,流出换流阀回路换热器(1)的介质至少分为三路,第一路流经换流阀回到换流阀回路循环泵(1),第二路经过阀厅空调冷凝器(6)后回到换流阀回路循环泵(2);第三路依次经过阀厅空调蒸发器(7)和阀厅室内换热器(9)后回到换流阀回路循环泵(2);阀厅空调(3)包括的所述阀厅空调冷凝器(6)、阀厅空调蒸发器(7)、节流阀(5)和压缩机(4)。
所述换流阀回路换热器(2)为风力换热器和/或喷淋换热器,或是空冷器。
换流阀回路换热器(2)、阀厅空调冷凝器(6)、阀厅空调蒸发器(7)为管壳式换热器。
所述介质为纯水或纯水与乙二醇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阀冷系统和阀厅空调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工作系统,使其与常规直流输电工程中独立使用换流阀系统和阀厅空调系统相比,减少了设备种类,减少占地面积,有效降低了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大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维护工作量。而且,阀厅空调系统不需要借助外部能量进行热交换,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阀厅空调系统;
图2是常规换流阀换热系统;
图3是实施例1的换热系统原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换热系统原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换热系统原理图;
1换流阀回路循环泵,2换流阀回路换热器,3阀厅空调,4,压缩机,5节流阀,6阀厅空调冷凝器,7阀厅空调蒸发器,9阀厅室内换热器,10喷淋泵,11淋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说明中,将换流阀相关的介质循环回路简称为换流阀回路,阀厅系统相关的介质循环回路简称为阀厅回路。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许继晶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许继晶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