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把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1061.8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把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拖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清洁用具,传统的拖把一般由拖把杆和拖把头组成,在对拖把进行清洗之后,需要使用者用手将拖把头的水拧干才能使用,很不方便,若让其自然晾干,又十分费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很多使拖把头快速脱水的方法,例如给拖把配备一个专用的脱水装置等。
在申请人申请的一个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345105.2)中具体公开了一种拖把及其脱水桶,通过在拖把杆上设置供拖把头旋转的驱动装置,加以专用脱水桶的配合使用,利用手对拖把杆上下的移动实现拖把头在脱水桶中瞬间的脱干。然而,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用于驱动拖把头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受力不均匀、咬合不稳定、易打滑的现象,从而在拖把脱水过程中产生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受力均匀,而且使用稳定可靠地拖把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把的驱动装置,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杆分为外杆体和内杆体,所述外杆体套在内杆体上且可相对于内杆体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旋转装置包括螺旋杆、轴承套、旋转件、单向轴、单向轴承以及限位扣,所述螺旋杆位于外杆体内,螺旋杆上端与外杆体上部紧固连接,其下端穿过限位扣、单向轴承、单向轴、旋转件以及轴承套置于内杆体内部,所述轴承套与内杆体上端部紧固连接,所述限位扣设置在轴承套上端,所述旋转件、单向轴以及单向轴承设置在轴承套内,所述旋转件与轴承套间隙配合,所述单向轴下端与旋转件紧配合,其上端设置在单向轴承的内孔中并随单向轴承的内圈同步转动,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套内壁对应配合且同步转动,所述旋转件与螺旋杆配合,通过螺旋杆的上下移动驱动旋转件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把的驱动装置,其所述单向轴承的外部形状呈多边形,所述轴承套内壁设置有与单向轴承外部形状对应的多边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把的驱动装置,其在所述旋转件内设置有与螺旋杆对应配合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杆相对于旋转件上下移动并带动旋转件正、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把的驱动装置,其在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多个圆孔,在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圆球,多个圆球与螺旋杆配合,所述螺旋杆相对于旋转件上下移动并带动多个圆球绕螺旋杆正反转动,所述多个圆球驱动旋转件正、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把的驱动装置,其所述多个圆球以旋转件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向轴承与轴承套的配合,利用单向轴承单向转动的成熟特点,实现轴承套的单向旋转功能,而且单向轴承与轴承套采用面接触限位,有效防止了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拆装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轴承套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拆装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轴承套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外杆体,2为内杆体,3为螺旋杆,4为轴承套,5为旋转件,6为单向轴,7为单向轴承,8为限位扣,9为多边形槽,10为螺旋槽,11为圆孔,12为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1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