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双头内圆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1409.3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翁明刚;王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动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B24B5/35;B24B49/02;B24B5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双头内圆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双头内圆磨床。
背景技术
内圆磨床是机械加工中的常用部件,其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内孔表面及其端面,按其主轴配置方式,内圆磨床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现有的立式内圆磨床均为单头结构,即一台磨床在不更换磨头的情况下无法同时进行工件的粗精磨削加工,而为了实现工件的粗精磨削加工,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在一台磨床上通过一个磨头对工件进行粗磨后,再更换磨头进行精磨或在另外一台磨床上进行精磨,并且尺寸检测也是靠人工来测量,同时现有立式内圆磨床磨削行程的调整是靠机械改变撞块的位置来实现,这样不仅调整费时费力,使用极其不便,而且加工生产效率低,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产品质量也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双头内圆磨床,它能够减少设备投入,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双头内圆磨床,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由顶壁、底壁和三侧侧壁围合成的开口向前的箱体结构,所述工作台的顶壁上并排安装有两个主电机,两个主电机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控制主轴箱运动的伺服电机,所述工作台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主轴的主轴箱,两个主轴箱分别位于所对应的主电机下方,两个主轴箱中分别安装有与工作台顶壁垂直的主轴,两个主轴的一端分别穿过工作台顶壁上设有的过孔与所对应的主电机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主轴箱上设有的主轴头与磨杆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后侧壁上并排设有两个用于安装主轴箱的立柱,两个立柱上分别设有导轨,两个主轴箱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立柱的导轨上,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固定有两个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两个夹具分别位于所对应的磨杆的正下方,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控制面板,其中左侧壁上的控制面板与靠近工作台左侧壁的主电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右侧壁上的控制面板与靠近工作台右侧壁的主电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
所述工作台顶壁的两侧分别设有警示灯,各警示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控制面板电连接。
两个磨杆中一个为粗磨磨杆,另一个为精磨磨杆。
所述立柱和导轨均与工作台的顶壁垂直。
所述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包括底座、夹持部、防护罩,所述底座固定在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夹持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防护罩固定在底座上,罩住夹持部。
所述防护罩为U形防护罩,该U形防护罩的两竖直段的端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水平段上设有供磨杆穿过的孔。
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为由顶壁、底壁和三侧侧壁围合成的开口向前的箱体结构,所述工作台的顶壁上并排安装有两个主电机,两个主电机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控制主轴箱运动的伺服电机,所述工作台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主轴的主轴箱,两个主轴箱分别位于所对应的主电机下方,两个主轴箱中分别安装有与工作台顶壁垂直的主轴,两个主轴的一端分别穿过工作台顶壁上设有的过孔与所对应的主电机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主轴箱上设有的主轴头与磨杆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后侧壁上并排设有两个用于安装主轴箱的立柱,两个立柱上分别设有导轨,两个主轴箱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立柱的导轨上,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固定有两个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两个夹具分别位于所对应的磨杆的正下方,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控制面板,其中左侧壁上的控制面板与靠近工作台左侧壁的主电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右侧壁上的控制面板与靠近工作台右侧壁的主电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这样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首先将工件装夹固定在位于工作台右侧的夹具上,通过操纵工作台右侧的控制面板,使位于工作台右侧的主电机带动与之对应的磨杆作旋转运动,同时磨杆在与之对应的伺服电机的控制作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且径向微量进刀实现磨削功能,对工件进行粗磨孔加工,并自动精确检测,待磨到标准值时自动退刀并停止运行,此时通过人工取出粗磨工件并将其装夹到位于工作台左侧的夹具内,并同时将下一个待粗磨工件装夹到位于工作台右侧的夹具中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粗磨孔加工,通过操纵工作台左侧的控制面板,使位于工作台左侧的主电机带动与之对应的磨杆作旋转运动,同时磨杆在与之对应的伺服电机的控制作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且径向微量进刀实现磨削功能,对工件进行精磨孔加工,并自动精确检测,待磨到标准值时自动退刀并停止运行,即可完成工件的粗磨和精磨加工。前述为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重复前面工作的即可进行正常加工产品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动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动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1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