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1448.3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其用作数据传输、充电及影像传输等功能。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需求及趋势(例如:各种超轻薄的平板、手机、二合一(2-in-1)以及其它特殊用途的移动装置等),对连接器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趋向轻薄化,以满足电子产品的相应尺寸需求,连接器的尺寸变小,其相应结构部件的尺寸也受到局限,其上、下排接触端子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变小,这时,出现了新的问题:上、下排接触端子之间信号会相互干扰,而传统的屏蔽结构设计无法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导致信号传输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以及,上、下排接触端子于绝缘座内的组装结构也存在不稳固或工序麻烦等缺陷。
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其易于成型制造、组装快捷稳固,提高了端子接触性能,且其屏蔽效果好,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插头,包括有屏蔽壳体、绝缘座体、端子模组及两挡板;其中,该绝缘座体包括有基座和连接于基座前端的舌板,该舌板的前端面向后凹设有贯通基座后端的插槽;
该端子模组包括有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及夹设于上、下端子模组之间的挂钩板;该上端子模组包括有上端子埠和镶嵌成型于上端子埠内的上端子组,该下端子模组包括有下端子埠和镶嵌成型于下端子埠内的下端子组,该挂钩板包括有两挂钩及连接于两挂钩之间的隔板,该隔板将前述上、下端子组彼此隔离分开;该上端子埠、下端子埠及隔板上均对应开设有彼此连通的定位孔,该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及挂钩板通过定位孔二次镶嵌成型为一体式端子模组结构;
该端子模组嵌装于绝缘座体的插槽内,前述上、下端子组分别露于插槽上、下内壁面;前述舌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贯通插槽的通孔,相邻通孔之间形成有隔臂,该通孔对应端子逐一设置;前述两挡板分别设置于舌板的上、下表面,前述屏蔽壳体包覆于舌板及两挡板的外部,该两挡板分别与屏蔽壳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端子埠底端面一侧向下凸设有第一限位凸部,所述下端子埠顶端面另一侧向上凸设有第二限位凸部,上、下端子模组叠置时,其第一限位凸部抵于下端子埠顶端面,其第二限位凸部抵于上端子埠底端面,并上、下端子埠间夹设形成收容腔;所述隔板与挂钩间对应前述第一、二限位凸部分别开设有缺槽,该隔板位于收容腔内,第一、二限位凸部分别穿过相应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端子埠顶端面向及下端子埠底端面分别凸设有定位块,相应地,前述舌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贯通插槽的定位槽,当端子模组嵌装于绝缘座体的插槽内,其定位块分别卡入相应的定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包括有用于覆盖相应上、下端子组的各连接部的基板部、自基板部前端缘两侧位置分别一体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臂及连接于两延伸臂前端之间的连接臂;该基板部、两延伸臂及连接臂围合形成让位空腔,该让位空腔对应前述上、下端子组的各接触部设置;所述连接臂前缘一体成型有用于增强插拔力的第一接触弹片和用于沿上下方向与屏蔽壳体保持弹性接触连接的第二接触弹片,该第一、二接触弹片的接触弹力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的基板部上凸设有接触凸部,该接触凸部沿上下方向紧抵接触于屏蔽壳体内壁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壳体为一体成型式腔体结构,其具有前、后开口,其沿垂直于插接方向的截面为非拼接式闭合环形结构,该屏蔽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卡勾,该卡勾包括有自屏蔽壳体的后端一体向后延伸形成的嵌入部和一体设置于嵌入部后端的勾部,相应的,前述绝缘座体上开设有嵌槽,当屏蔽壳体组配于绝缘座体上,其卡勾嵌入嵌槽内,并勾部倒扣于绝缘座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上、下端子组分别一次镶嵌成型于各自相应的端子埠内形成彼此独立的上、下端子模组,再将上端子模组、挂钩板及下端子模组依次叠置,并通过定位孔二次镶嵌成型为一体式端子模组结构;其易于成型制造,也使得上、下端子组的定位更为精准、稳固,有利于提高端子的接触性能,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1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USB连接器
- 下一篇:卡槽组合扩展模块式插头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