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用石墨降膜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1885.5 | 申请日: | 2014-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波;王军;孙培军;曹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夫特(潍坊)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化 造粒硫基 复合 生产 石墨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用石墨降膜吸收器。
背景技术
石墨降膜吸收器由气液混合室、石墨列管、吸收基体换热块、气液分离器、金属外壳等组成。作为合成氯化氢气体,氯油尾气或其它含氯化氢的尾气、氟化氢气体、二氧化硫、氨气等的吸收设备。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中采用石墨降膜吸收器吸收氯化氢气体。现有石墨降膜吸收器中的石墨列管为圆柱管体,吸收液从管体内壁流下,形成液膜,吸收管体通过的气体,其液膜吸收面就是管体内壁的面积,为得到较高的吸收效率,就要增加石墨列管的数量,这又必然要增加金属外壳的体积;另外,现有石墨降膜吸收器的金属外壳内通入循环水对石墨列管进行散热,由于缺乏合理的导流设施,石墨列管周围的水流不畅,其换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石墨列管吸收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的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用石墨降膜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用石墨降膜吸收器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的上端设有气体进料口,上封头的下端设有液体进料口,下封头的下端设有出料口、上端设有尾气出口;壳体的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壳体的下端设有循环水入口;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石墨列管以及固定套装在石墨列管上的列管导流板,所述列管导流板与石墨列管垂直设置,所述列管导流板的四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壳体导流板,所述壳体导流板与列管导流板平行设置,壳体导流板上设有贯穿孔,石墨列管插装在所述贯穿孔中,贯穿孔的直径大于石墨列管的外径;所述列管导流板与壳体导流板在垂直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上封头与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上花板,所述石墨列管固定插装在上花板上,上封头的内腔中设有布液筒,所述布液筒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上花板的上表面,布液筒的上端面高于液体进料口、低于气体进料口,布液筒的下端设有连通其内、外进液口,石墨列管的上端口位于布液筒的内腔中,石墨列管的上端口带有锯齿状的溢流口,石墨列管的内腔中带有纵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固定连接在石墨列管的内壁上,隔板的两侧边位于溢流口的凹点上,隔板的上端面不高于溢流口的凹点。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石墨降膜吸收器结构紧凑,在不增加列管的数量和直径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吸收面积,气体吸收率高;循环水有序流动,换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石墨列管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用石墨降膜吸收器包括壳体1、固定安装在壳体1两端的上封头2和下封头3,所述上封头2的上端设有气体进料口8,上封头2的下端设有液体进料口9,下封头3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4、上端设有尾气出口13;壳体1的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15,壳体1的下端设有循环水入口16。
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石墨列管4以及固定套装在石墨列管4上的列管导流板5,所述列管导流板5与石墨列管4垂直设置,所述列管导流板5的四周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壳体导流板6,所述壳体导流板6与列管导流板5平行设置,壳体导流板6上设有贯穿孔,石墨列管4插装在所述贯穿孔中,贯穿孔的直径大于石墨列管4的外径;所述列管导流板5与壳体导流板6在垂直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工作时,被吸收的氨气从气体进料口8导入到上封头2中,与液体进料口9输入的吸收液接触吸收,并通过石墨列管4的内腔下降到下封头3,最终液体从出料口14排出,尾气从尾气出口13排出。循环水从循环水入口16注入,上升到循环水出口15排出,形成热交换,对石墨列管4进行降温。循环水在上升过程中,如遇到列管导流板5则会从列管导流板5与内壁之间的间隙通过,如遇到壳体导流板6则会从壳体导流板6的贯穿孔中通过,由于列管导流板5与壳体导流板6交错设置,循环水在壳体内呈多股S形流动,即有纵向的运动也有横向移动,有利于将石墨列管4外壁上的热量带走,提高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夫特(潍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巴夫特(潍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1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冷凝式智能除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过滤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