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3832.7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其平;沈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亚太化纤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化纤 纤维 生产 上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纤维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化纤纤维上油是将丝束经过油浴,在纤维表面覆上一层薄膜;上油可使纤维具有平滑柔软的手感,改善纤维的抗静电性,降低纤维与纤维之间及纤维与其他物体间的磨擦,使加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目前,申请号为20132041812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传动箱和位于传动箱上的第一上油辊和第二上油辊,所述第二上油辊位于所述第一上油辊的侧下方;在两根上油辊的上方设有上盖、下方设有油槽,所述传动箱上伸出有油管与所述油槽相连;所述的上盖和油槽之间设有侧防护罩;与第一上油辊相配合的侧防护罩位于内侧,与第二上油辊相配合的侧防护罩位于外侧,这种上油装置采用的是将油辊在油槽内浸油,转动后使油辊表面覆上一层油对化纤纤维进行上油,虽然增加侧防护罩避免了油剂的少量浪费,但是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在油辊转动较快时,不但会造成油槽内的油往外漏出,而且油辊表面覆上的油不完全被利用,在上油过后油辊与化纤纤维接触不到的地方始终在浸油,长时间不被利用导致凝固,工作完毕后需要手动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同样达到上油效果且油剂浪费更少的上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包括传动箱和位于传动箱上的第一油辊和第二油辊,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油箱,所述第一油辊和第二油辊上均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均设置有开口且所述第一油辊和第二油辊的外罩的开口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油辊和第二油辊之间形成有供化纤纤维通过的空间,所述化纤纤维均抵接于第一油辊和第二油辊的外圆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出油口位于外罩内朝向第一油辊或者第二油辊的外圆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来的浸油的方式改为喷油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控制上油所需的油剂,通过喷头可以使油辊表面上的有两均匀分布,提高对化纤纤维的上油质量,外罩的设置可以将喷头喷出多余的油限制在内部,避免了外漏的情况,同时喷头喷淋式可以减少外罩内的油剂储存量,避免了油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外罩内的油带动外漏,另外,喷头的喷嘴朝向油辊的外圆周,对于上次工作后未与化纤纤维接触上油的部分,喷头进行喷淋的时候可以将上次多余的旧油喷下,喷上新一次的新油,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上油工作,保证油辊上不会很出现凝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设置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头与传动箱之间设置有输油管,所述进油口位于输油管一侧,所述喷头呈长条状与输油管相联通,所述喷头位于外罩上轴向固定且周向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油管输送新油为喷头提供了油的来源,喷头位于通槽内可以旋转,可以调节喷头的喷淋位置,以便达到自己需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罩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位于油辊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槽可以将喷淋时多余的新油和上一道被喷下的旧油集中收集,避免油的外漏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槽与传动箱之间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出油口位于回收管一侧,所述回收管一端与回收槽联通另一端与传动箱联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管将回收槽内多余的油回收,达到再次利用的目的,进一部的减少浪费,同时也保证了回收槽内处于空的状态更好的收集多余的油,也保证了回收槽的油不会集满,在油辊转动时导致油外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的喷头结构图;
图4为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的A-A放大图。
图中:1、传动箱;2、第一油辊;3、第二油辊;4、开口;5、外罩;6、喷嘴;7、输油管;8、喷头;9、通槽;10、回收槽;11、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亚太化纤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亚太化纤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3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废料丝线的装置
- 下一篇:镀镍工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