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浇铸连续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5187.2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荣;欧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巨力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14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浇铸 连续 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浇铸连续供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过程中,经常需要针对铸件模具进行供料,以便更快地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而一部的供料方式,大多不能连续进行,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导致加工件存在供料不足,造成生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浇铸连续供料装置,以便能够更好地针对铸造件生产时,实现连续性供料,提高铸造加工供料的效率,更好地进行铸件加工的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造浇铸连续供料装置,包括提升腔,提升腔顶部设置有轴承座,穿过轴承座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设置在提升腔中,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叶片;旋转轴顶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提升腔左侧顶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上方连接有第一电机轴,第一电机轴顶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连接;提升腔下端右侧设置有底座腔,底座腔底部设置有下驱动电机,下驱动电机上方连接有下电机轴,下电机轴顶端穿过底座腔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上方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模具腔和右模具腔;提升腔中部右侧连接有出料管支架,出料管支架上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出料管和右出料管,左出料管和右出料管分别设置在左模具腔和右模具腔上方,左出料管和右出料管上方分别连接有左出料腔和右出料腔,左出料腔和右出料腔上方设置有搅拌腔,搅拌腔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左侧分别连接有第二电机轴和第三电机轴,第二电机轴和第三电机轴均设置在搅拌腔中,第二电机轴和第三电机轴上分别设置有多块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交错设置,搅拌腔上方与提升腔右侧顶端之间连接有下料管。
进一步地,左出料腔左部设置有液压器,搅拌腔左侧壁上设置有液压控制器,液压控制器下方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液压器左右两端相连接,液压器右侧连接有液压伸缩柱,液压伸缩柱右端上铰链有右挡板。
进一步地,提升腔左侧下端设置有入料腔,入料腔底部设置有下料斜台。
进一步地,提升腔上部右侧和搅拌腔左侧之间连接有横向支架。
进一步地,旋转盘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滚珠和右滚珠,左滚珠和右滚珠均设置在底座腔上方的滑道中。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铸造件进行供料生产,铸造用料提升后予以搅拌,并可以来回切换供料方向,便于实现连续性供料和准备加工模具,从而提高了铸造件的加工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下料斜台;2、入料腔;3、提升腔;4、左出料管;5、出料管支架;6、左出料腔;7、液压器;8、出油管;9、进油管;10、搅拌腔;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一电机轴;13、主动齿轮;14、液压控制器;15、从动齿轮;16、轴承座;17、旋转轴;18、横向支架;19、下料管;20、上搅拌叶片;21、第二电机轴;22、下搅拌叶片;23、第三电机轴;24、第二驱动电机;25、第三驱动电机;26、挡板;27、液压伸缩柱;28、右出料腔;29、右出料管;30、右模具腔;31、旋转盘;32、右滚珠;33、底座腔;34、下电机轴;35、下驱动电机;36、左模具腔;37、左滚珠;38、旋转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巨力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巨力冶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5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适配器自动加工设备
- 下一篇:改进的低压车轮铸造模具中心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