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带防错、确认功能的快换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5325.7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树林;韩宗俊;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2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管路 系统 带防错 确认 功能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带防错、确认功能的快换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油路是指汽车的燃油系统,在汽车油路中包含很多管道及零部件,这些管道及零部件通常通过连接接头和阳接头连通。其中一根管道及零部件与阳接头固定连接,另一根管道与连接接头固定连接,阳接头插接在连接接头的内部,且阳接头上设置的凸盘与连接接头内部相扣。
在装配时,需要人工将阳接头一对一的插入到连接接头上,但是装配后的产品在使用不久之后,常常出现漏油情况,经检查,此情况绝大多数都是阳接头未装配到位造成的。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产品进行改进:1.连接接头必须具有防错、防呆功能;2.能够避免任何一个产品出现漏装和未装配到位的情况;3.装配过程中能够起警示作用,提醒装配工人按照相关操作方法完成相关装配步骤;4.降低因非正常操作而造成漏油等一系列质量问题的发生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带防错、确认功能的快换接头,不仅能够检测阳接头是否插接到位,而且能够将阳接头锁定,方便紧固连接和拆卸维修,省工省时,大大降低了因阳接头未插接到位而造成漏油等一系列质量问题的发生机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带防错、确认功能的快换接头,包括第一接头体及锁止器,所述锁止器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头体上,所述第一接头体的第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设有两个插孔和两个通孔,所述两个插孔均靠近所述第一接头体的第一端端面,所述两个通孔均远离所述第一接头体的第一端端面,每一通孔处均设有导向滑块。
所述锁止器包括两个锁止块、两个限位块以及挤压块,所述两个锁止块和两个限位块均与所述挤压块固定,所述两个锁止块均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每一锁止块的端部均设有卡钩,每一卡钩位于相对应的通孔内,且每一卡钩与相对应的导向滑块的一端相抵触;所述每一限位块穿插于相对应的插孔内;所述第一接头体上设有两个阻挡块,且每一导向滑块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阻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接头体第二端的插槽,所述第一接头体第二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带防错、确认功能的快换接头还包括第二接头体、支架、第一及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接头体的第一端内依次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支架及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接头体的第一端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接头体的第一端穿插在所述插槽内,且每一限位凸块与相对应的固定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头体的第二端外壁设有呈环形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第三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为光滑的U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体还包括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邻,且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一接头体的第一端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器上还设有两个导向块,所述两个导向块固定在所述挤压块上,所述两个导向块均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的一侧设有方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限位块上与所述挤压块连接端的相对一侧设有呈环抱形的弧形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槽为光滑的U形槽。
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锁止器上的两卡钩直接卡住第一接头体,在装配之前锁止器是无法向前和向后移动的,除使用爆力之外,不仅能够使其保持待安装位置,并且未装配前也不至于脱落,还能够有效防止工人未将阳接头插接到位而直接将锁止器推至锁紧状态;当阳接头插接到位后,阳接头上的凸盘刚好可将锁止器上的两卡钩向外撑开,再对锁止器施加适当的力便可将其顺着滑槽推至锁紧状态,此时锁止器的两卡钩牢牢钩住第一接头体的两边,锁止器上的限位块刚好将阳接头的凸盘卡住,从而起到对阳接头锁紧止退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5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