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式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6355.X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卡西可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汽车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式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吸震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吸震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吸震弹簧跳跃的。减震器依靠阻尼力来抑制吸震弹簧的跳跃。由于减震器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当汽车行驶在路况较差的路段时,灰尘和泥沙很容易在减震器连杆的表层形成顽渍,这种顽渍不能被普通的防尘圈清楚,而会随着连杆的往复运动与油封产生摩擦并损坏油封,导致减震器的减震液出现泄露,降低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这些顽渍还有可能导致减震器发卡,大大影响整车的舒适性。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3477166U公开了一种“带除尘刷的汽车减震器”,其结构通过在减震器缸体的端部设置刷架,并在刷架上设置若干与连杆周壁紧密配合的防尘刷,当连杆往复运动时,通过刷架上的除尘刷对连杆周壁进行清理,从而将附着在连杆上的顽渍刷落,以达到除尘的效果。然而,其缺陷在于:第一,由于在缸体的端部设置刷架,并在刷架上设置防尘刷,导致减震器的整体体积设置较大,对减震器的后续装配造成困难;第二,采用防尘刷对连杆除尘,虽然能刮落一部分杂物,但是当连杆上附着有油脂、沥青等顽渍时,防尘刷则无法将其有效去除,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较小、除尘效果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的除尘式汽车减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除尘式汽车减震器,包括贮油筒、工作缸、连杆、导向器、油封、活塞阀总成以及底阀总成,所述工作缸套设于所述贮油筒内,所述导向器和所述底阀总成设置于所述贮油筒内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工作缸的两端,所述油封与所述导向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阀总成活动设置于所述贮油筒内,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阀总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器和所述油封并且伸出于所述贮油筒的外部,所述贮油筒的底端设置有底盖,所述贮油筒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连杆相适配的挡尘圈,所述挡尘圈通过固定圈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挡尘圈为磷铜制成,并且所述挡尘圈呈锥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挡尘圈与所述连杆过盈配合,并且所述挡尘圈与所述连杆之间的过盈量为8~15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挡尘圈与所述固定圈通过胶水胶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贮油筒的顶端设置上盖,并在上盖上设置与连杆相适配的挡尘圈,挡尘圈通过固定圈与上盖固定连接,固定圈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挡尘圈为磷铜制成,并且挡尘圈呈锥形状,由于橡胶材料具有稳定的塑变弹性,不仅能够将挡尘圈箍紧,而且还能够对挡尘圈提供径向作用力,使挡尘圈与连杆始终能够紧密接触,挡尘圈由磷铜材质制成,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而且硬度低于连杆,因此挡尘圈通过与连杆的紧密接触可以有效清除连杆周壁所形成的顽渍,而且不会对连杆的表面造成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进行工作,使用寿命较长;直接将挡尘圈嵌设在上盖上,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设置较小,便于后续与汽车悬架的配合装配;另外,将挡尘圈的形状设置为锥形状,在其锥面的作用下,便于将附着在连杆表面的油脂、沥青等杂物去除,除尘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贮油筒;11、底盖;12、上盖;13、挡尘圈;14、固定圈;2、工作缸;3、连杆;4、导向器;5、油封;6、活塞阀总成;7、底阀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除尘式汽车减震器,包括贮油筒1、工作缸2、连杆3、导向器4、油封5、活塞阀总成6以及底阀总成7,工作缸2套设于贮油筒1内,导向器4和底阀总成7设置于贮油筒1内并且分别位于工作缸2的两端,油封5与导向器4固定连接,活塞阀总成6活动设置于贮油筒1内,连杆3的一端与活塞阀总成6固定连接,连杆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器4和油封5并且伸出于贮油筒1的外部,贮油筒1的底端设置有底盖11。
以上所述构成减震器的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现有减震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卡西可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卡西可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6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