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7612.1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学;杨富翔;曹品军;钱进;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玉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N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涉及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思想的不断深入,市场上的油电混动汽车倍受人们喜爱,但其需要有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装到车上所占有的较大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车身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需要同时设置发动机和电动机、车身的重量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的发动机,包括缸体以及设于缸体中的活塞、连杆和曲轴,其特征在于曲轴上套有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的两极分别与缸体内壁间隙配合,缸体的壁中均设一组绕有激磁线圈的铁芯,相邻铁芯上的激磁线圈连有导线,导线与电源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发动机广泛适用于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
通入电信号后的激磁线圈与铁芯之间形成磁场,并与曲轴上的永久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感应电动势实现电动,并通过导线接于回路中实现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发动机与电动机的一体化,节省了机车的内部空间、减轻了机车的重量。
下面便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燃式的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的发动机,包括缸体1以及设于缸体上的进气阀4、出气阀2、喷油嘴3,缸体中设有活塞5,活塞下端连有连杆6,连杆下端连有曲轴7,曲轴一端套有圆形永久磁铁8,圆形永久磁铁的两极分别与缸体内壁间隙配合,缸体1的壁中均设一组绕有激磁线圈10的铁芯11,相邻铁芯11上的激磁线圈10连有导线9,导线与电源控制系统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燃式的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的发动机,包括缸体1以及设于缸体上的进气阀4、出气阀2、喷油嘴3和火花塞12,缸体中设有活塞5,活塞下端连有连杆6,连杆下端连有曲轴7,曲轴一端套有圆形永久磁铁8,圆形永久磁铁的两极分别与缸体内壁间隙配合,缸体1的壁中均设一组绕有激磁线圈10的铁芯11,相邻铁芯11上的激磁线圈10连有导线9,导线与电源控制系统连接。
工作过程
通入电信号的激磁线圈与铁芯之间形成磁场,与曲轴上的永久磁铁相互作用,形成感应电动势启动发动机,启动后的发动机靠燃料运转时,带动曲轴上的永久磁铁不断转动,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接于回路中存储;停止供应燃料时,通入电信号的激磁线圈与铁芯之间形成的磁场,与曲轴上的永久磁铁相互作用,形成的感应电动势驱动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玉,未经郭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7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