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369.5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4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云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阮帆 |
地址: | 31805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脱粒器。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的玉米脱粒机的结构多种多样,大部分的玉米脱粒机的结构设计均比较雷同,通过脱粒罩与脱粒辊的配合,由脱粒罩阻挡玉米,脱粒辊转动产生扭力由此将玉米粒和玉米核分离。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电动玉米脱粒机,授权公告号CN 102484966A,它包括机架、外罩、电机、传动轮、脱粒轴、脱粒罩、玉米核出孔、入料孔,所述外罩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外罩的一端设置入料孔,外罩的另一端设置玉米核出孔;所述外罩内对称设置脱粒罩;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脱粒轴同轴,所述脱粒轴由轴承固定在外罩内;所述脱粒轴上设置螺旋型凸起,所述脱粒轴的下方设置玉米粒出料装置,在其附图中也公开脱粒罩内设置有产生阻挡力的刀片,但实际的使用中,因为玉米棒的粗细区别,如果脱粒轴与脱粒罩的间隙是固定的,则容易导致细小的玉米棒脱粒不彻底;过粗的玉米棒容易卡住的现象,因此,不方便日常的玉米脱粒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粒器,它结构设计简单,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达到了不同粗细的玉米棒均脱粒彻底快速,针对不同粗细的玉米棒自动调节脱粒所需的间隙大小,实时变化,无需人工操作,整机工作时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脱粒器,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两侧壁之间设有脱粒转轴,脱粒转轴的上侧设有截面为C型开口的脱粒罩,脱粒罩开口的一侧壁上设有脱粒条;脱粒罩内脱粒刀具,与脱粒条同侧的脱粒罩上设有铰接柄,脱粒罩通过铰接柄铰接在侧壁上,铰接柄对侧的脱粒罩上设有使脱粒罩复位的复位扭簧。
在上述的脱粒器,所述的脱粒罩上焊接有螺栓,所述的复位扭簧的一端连接在螺栓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侧壁上。
在上述的脱粒器,所述的机架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孔,脱粒罩的两端安装在限位孔内。
在上述的脱粒器,所述的脱粒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形的脱粒凸起。
在上述的脱粒器,所述的脱粒刀具设置在脱粒罩内与脱粒条相同侧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将脱粒罩通过铰接柄铰接在机架上,使脱粒罩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倾斜,因此在脱粒过程中,玉米棒不会卡住,脱粒过程顺利流畅,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脱粒:玉米棒从脱粒罩4的一端塞入,在脱粒转轴3的转动作用下,逐步向前移动,当玉米棒接触到脱粒刀具10时,脱粒刀具10会产生一定的阻挡力,同时配合脱粒条5一同产生阻挡力,脱粒转轴3继续转动,脱粒凸起8产生扭力将玉米粒从玉米核上分离;
2、自动调节:在上述过程中,若玉米棒过粗,则当玉米棒接触到脱粒刀具10时,就会将脱粒刀具10顶起,这样玉米棒便可顺利边脱粒边通过,不会卡在脱粒罩4内;
3、调节的设置:为了保证玉米棒将脱粒罩4顶起的同时,脱粒条5与脱粒刀具10的阻挡作用仍然保持有效,与脱粒条同侧的脱粒罩上设有铰接柄9,这是为了脱粒罩倾斜时,脱粒条、脱粒刀具与脱粒转轴3之间的间隙不会太大,可保证玉米棒的顺利脱粒。
脱粒器,包括机架1,机架的两侧壁2之间设有脱粒转轴3,脱粒转轴的上侧设有截面为C型开口的脱粒罩4,脱粒罩开口的一侧壁上设有脱粒条5;脱粒罩内脱粒刀具10,与脱粒条同侧的脱粒罩上设有铰接柄9,脱粒罩通过铰接柄铰接在侧壁2上,铰接柄对侧的脱粒罩上设有使脱粒罩复位的复位扭簧7。所述的脱粒罩上焊接有螺栓6,所述的复位扭簧的一端连接在螺栓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侧壁2上。所述的机架的两侧壁2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1,脱粒罩的两端安装在限位孔内。所述的脱粒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形的脱粒凸起8。所述的脱粒刀具设置在脱粒罩内与脱粒条相同侧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云,未经张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