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旋转定位的介质板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989.9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满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H01P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旋转 定位 介质 移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雷达整机中用于相位转换控制的移相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雷达整机中的移相器中的介质板只能沿矩形波导内孔直线方向移动定位。参见图7和图8,介质片设于两根以上调节杆的上端,调节杆的下端连接着滑行螺母,滑行螺母和丝杠配合,丝杠由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丝杠,通过调节杆实现介质片沿直线方向移动定位,电磁波极化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电讯对相位转换控制的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解决雷达移相器中的介质板能以圆波导中心轴为转轴自动旋转并精确定位,以满足电讯对相位转换控制的特殊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旋转定位的介质板移相器。
可自动旋转定位的介质板移相器包括电机1、传动机构、介质板7、定位机构和外壳体13,所述电机1、传动机构、介质板7和定位机构均位于外壳体13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3和一对齿轮副,所述齿轮副由主动小齿轮4和从动大齿轮5组成;所述主动小齿轮4通过传动轴3连接着电机1的输出轴;所述从动大齿轮5固定套设于波导管8上,波导管8上还套设有定位轴套6,波导管8内沿轴向固定设有介质板7;与从动大齿轮5相邻的定位轴套6的圆周上设有一个定位凸环,所述定位凸环上按相位夹角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凹槽101;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伸缩的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一端和定位凹槽101配合;定位凸环一侧的定位轴套6的同一圆周上按相位夹角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凸台102;一个以上的定位凹槽101和一个以上的定位凸台102相互对应。
所述电机1和传动轴3同轴,且平行于波导管8的轴线。
在电机1的带动下,通过主动小齿轮4和从动大齿轮5的啮合传动,使介质板7随波导管8转动,当转动到所需相位时,定位杆9和一个定位凹槽101配合定位,同时定位凸台102自动触发定位开关,使电机1失电,波导管8停止在所需转角位置,实现介质板移相器的旋转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移相器中的介质板能以波导管的中心轴为转轴自动旋转并精确定位,改变了 目前,移相器的介质板只能沿矩形波导内孔直线方向移动定位的模式,从而满足电讯对相位转换控制的特殊要求;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电机1的输出轴和传动轴3同轴,且平行于波导管8的轴线;介质片7安装在波导管8内,并且嵌套在定位轴套6内,定位凹槽101、定位凸台102均与定位轴套6成型在同一个零件上,使移相器结构紧凑;
3.在以往的直线移动式移相器中,介质板7始终处于水平方向,即只有一种电磁波极化方式;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旋转定位的介质板移相器中的介质板7可以自动旋转到2个不同的角度定位,其电磁波极化方式多于以往移相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向剖视图。
图4为图3左侧介质板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右侧定位杆处的剖视图。
图6为波导管、定位轴套和介质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现有直线定位移相器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1-6中的序号:电机1、联轴器2、传动轴3、主动小齿轮4、从动大齿轮5、定位轴套6、介质片7、波导管8、定位杆9、调节弹簧10、定位开关11、轴承12、外壳体13、法兰盖14、定位凹槽101、定位凸台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