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坐驾驶的全电动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0571.1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22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邱振泉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坐 驾驶 电动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坐驾驶的全电动搬运车。
背景技术
在物流仓储作业中,传统的人工搬运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多种原因,已经普遍的被机械搬运所取代。搬运车又称托盘车或叉车,分为三种:手动搬运车、电动搬运车和机动搬运车。机动搬运车的车型庞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存在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的缺陷,并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操作。手动搬运车需要人工提升货物,人工推动搬运车作业,操作费时费力,并且搬运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现有的全电动搬运车也有三种:一是结构类似于机动搬运车,拥有相当于机动搬运车的缺陷;第二种是行走型,虽然物品升降与行走实现了电动处理,但在搬运车前后行走时,人只能跟着搬运车行走,搬运速度慢,效率也低;第三种是站立操作型,作业方式是人站立在搬运车后面的踏板上进行操作,虽然搬运速度得到了提高,但是人的操作空间小、操作很累,而且容易重心不稳,尤其是在车体转向时如果驾驶人员对转向速度控制不当,或是紧急转弯时速度过快,惯性离心力较大车体容易失去平衡,造成驾驶人员被甩出,车体发生翻倒等事故,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对比文件1申请号:200810236341.3,其特征是升降板的上支架活动套设在升降丝杆上,升降丝杆的下端与滚轮轴相连接,在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向轮,在上支架下端的升降杆上还设置变速箱,变速箱内的齿轮轴与升降丝杆相互配合,在变速箱下端的升降丝杆上设置有阻挡板,在阻挡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主轴通过传动带与滚轮轴相连接,变速箱与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相连接,外壳与升降板相连接,在外壳内还设置有电瓶和与电瓶相连接的变频器,变频器同时与电机和电瓶相连接。其是升降机上有上支架,上支架装升降丝杆,由丝杆调节升降板的上下装卸贷物;另外是外壳连接升降板,通过外壳推动升降板运行前进或后退,由丝杆上的方向盘调节转向,缺点是上支架肩负着升降板的上下调节方向,和由外壳间接推动升降板运行,其上支架与升降板之间连接角度或斜度是多少不易把握,丝杆要通过变速箱,还要变频,这在结构上不合理,复杂,成本高,再有是操作难度大,辛苦,坐座不舒服。对比文件2申请号:201220209279.0,其特征是承载轮组上设有叉腿,所述叉腿与电池箱通过焊接组成车架体主要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体连接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另一端与承载桥连接,所述承载桥固定在驱动总成上;所述液压油缸动作通过所述车架体带动下连杆旋转,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承载桥铰接;所述全电动搬运车设有操纵手柄,所述操纵手柄通过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轮总成线路连接控制其转速及旋转方向,所述操作手柄还连接控制液压动力单元工作从而带动所述液压油缸动作实现升降功能。其是车架体连接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一端与承载桥连接,承载桥固定在驱动总成上。其液压动力单元由电机、齿轮泵、阀块以及液压油箱组成,还设置有变速箱,电磁制动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容磁电机、平衡架等。其结构复杂,费用高,而且通过连杆传动车架运行,其整体结构特征不合理,从力学角度来说不够合理,其传动连续性欠缺等缺陷。左右后轮不安装在货叉后端,其转向和运行存在着不平稳,方向不稳定,出现摆动事故多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全电动搬运车存在的技术问题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技术指标先进,可以乘坐驾驶、运行稳定性高、成本低、操作容易、舒适、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种乘坐驾驶的全电动搬运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未经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0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用新型护顶架
- 下一篇:一种中小型车载装卸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