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0789.7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廷进;楼向东;李峰;吕秀海;王峻;孔令丹;刘安;侯永斌;刘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8/12 | 分类号: | E01H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轮缘 槽清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
背景技术
矿区专用铁路运输主要办理煤炭、焦炭等货物运输业务,平交道口轮缘槽内易大量积累杂物。各车站道岔均为9号道岔,由于辙叉角较小,使得列车通过时横向力较大,造成车辆颠簸、摇晃,煤炭和焦炭等极易散落在道岔周围,使得尖轨和基本轨之间常大量积累杂物。另外,冬季雨雪天气堆积冰雪也较容易产生道口轮缘槽及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堵塞,且被过往车辆压实,如果清理不及时会造成火车脱轨事故,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
传统的道口及道岔清理工作由3-4人使用笤帚、镐或撬棍完成,清理一处需要30-40分钟,清理效率低、速度慢、人力消耗量大,同时易对道口及道岔两侧线路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开发出的轮缘槽液压清污器,由于其成本较高、且器材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维修费用高,因此不能广泛应用于矿区专用铁路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包括存污斗本体和把手,所述存污斗本体包括底板、后立板和两个侧立板,所述把手固定在后立板下部中间位置。根据道口轮缘槽宽度70-100mm及道岔尖轨与基本轨拉开距离65mm等尺寸标准,选定底板宽度为60mm。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便携性及实用性,经过多次选材试验,底板采用2mm的钢板,侧壁采用0.5mm的铁皮,把手采用4分薄壁铁管。
所述底板和后立板两侧分别设有加强侧板,且加强侧板上固定有螺杆,螺杆上配有带耳螺母;所述两个侧立板底部和中间部位分别设有长槽孔;所述螺杆穿过长槽孔,两个侧立板通过带耳螺母紧固在底板和后立板的加强侧板上。
普通的笤帚强度小,尺寸过宽,不能伸入轮缘槽内收集杂物,更不能将卡在轮缘槽内的煤块、石块及其他杂物中杂物剔除,镐或撬棍虽然可以将轮缘槽内的煤块、石块及其他杂物铲松,但是不便收集。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先将两个侧立板向后调或者拆下,使底板前端突出,将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当铁镐或者撬棍使用,,用底板前端将轮缘槽内的杂物铲松。
然后再将安装或前移侧立板,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当铲子、簸箕使用,将铲松的杂物从轮缘槽铲出。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安全便捷、操作简单、用工少、效率高。道口及道岔清理仅需单人作业,20分钟即可完成清理。较好满足铁路道口轮缘槽及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杂物的清理需要,有效防范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广泛适用于各种铁路清污作业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的实施方式二两侧立板后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把手、2为底板、3为后立板、4为侧立板、5为加强侧板、6为螺杆、7为带耳螺母、8为长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便携式轮缘槽清污装置包括存污斗本体和把手1,所述存污斗本体包括底板2、后立板3和两个侧立板4,所述把手1固定在后立板3下部中间位置,把手1和后立板3之间夹角为60°。
实施方式二:如图2、3所示:所述底板2和后立板3两侧分别设有加强侧板5,且加强侧板5上固定有螺杆6,螺杆6上配有带耳螺母7;所述两个侧立板4底部和中间部位分别设有长槽孔8;所述螺杆6穿过长槽孔8,两个侧立板4通过带耳螺母7紧固在底板2和后立板3的加强侧板5上。其他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0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