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1312.0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刘海勇;赵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36 | 分类号: | G01R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冷却 大功率 保护 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可调电阻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
背景技术
在某些试验中,脉冲电源作为离子引出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是为收集盒提供高频、高压电场,将电离后的原子或离子从其它中性原子中快速分离和引出,使离子沉积到收集盒上,最终形成精料产品。由于收集盒周围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强烈,经常出现对地瞬时击穿和短路的情况,引起脉冲电源高压满功率输出,对电源和整个回路造成严重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在脉冲电源和收集盒之间增加了保护电阻,当收集盒对地击穿和短路时,电源的输出负载就会转移到保护电阻上,可以对电源起到限流作用,保护整个回路和人员安全。为了满足分离试验需要,脉冲电源的输出为高频、方波形高压,因此保护电阻除满足无电感抗要求外,还需承受较大功率负载和强高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包括电阻机箱,电阻机箱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多个风机,所述电阻机箱内平行安装有多个电阻模块,每个电阻模块之间的空隙以及电阻模块与电阻机箱内壁之间的空隙处安装有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电阻模块包括氧化铝陶瓷棒,安装于氧化铝陶瓷棒上的多个串联的电阻单元、分别安装于第一个电阻单元上侧和最后一个电阻单元下侧的铜电极,以及设置于两个铜电极外侧的螺母;电阻单元由圆环形电阻元件和散热元件组成。
所述散热元件由中间形成电阻槽的底托和平行安装于电阻槽的两侧的多片散热片组成,电阻元件安装于电阻槽内,底托对应圆环形电阻元件中心孔的位置形成通孔;散热片的两侧表面均形成有多个凹槽。
所述电阻元件与电阻槽的接触面涂有硅脂。
所述铜电极中间形成与氧化铝陶瓷棒外径相匹配的陶瓷棒孔,电阻元件的中心孔和底托的通孔均与氧化铝陶瓷棒外径相匹配。
所述氧化铝陶瓷棒依次穿过第一个电阻单元上侧铜电极的陶瓷棒孔、电阻元件中心孔、底托的通孔和最后一个电阻单元下侧的铜电极的陶瓷棒孔,且两端的铜电极外侧均用螺母拧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耐高压、高频冲击的无感电阻,由多个电阻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阻值和功率恒定,可以通过电阻模块的串并联组合,获得相应阻值和功率要求的电阻。在某个电阻模块损坏时,可以用其它备用模块替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电阻机箱 2 风机
3 电阻模块 4 聚四氟乙烯板
5 电阻单元 6 氧化铝陶瓷棒
7 铜电极 8 螺母
9 电阻元件 10 散热元件
11 电阻槽 12 底托
13 散热片 14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冷却大功率保护电阻,包括电阻机箱1,电阻机箱1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多个风机2,所述电阻机箱1内平行安装有多个电阻模块3,每个电阻模块3之间的空隙以及电阻模块3与电阻机箱1内壁之间的空隙处安装有聚四氟乙烯板4;所述电阻模块3包括氧化铝陶瓷棒6,安装于氧化铝陶瓷棒6上的多个串联的电阻单元5、分别安装于第一个电阻单元5上侧和最后一个电阻单元5下侧的铜电极7,以及设置于两个铜电极7外侧的螺母8;电阻单元5由圆环形电阻元件9和散热元件10组成。
所述散热元件10由中间形成电阻槽11的底托12和平行安装于电阻槽11的两侧的多片散热片13组成,电阻元件9安装于电阻槽11内,底托12对应圆环形电阻元件9中心孔的位置形成通孔;散热片13的两侧表面均形成有多个凹槽14。
所述电阻元件9与电阻槽11的接触面涂有硅脂。
所述铜电极7中间形成与氧化铝陶瓷棒6外径相匹配的陶瓷棒孔,电阻元件9的中心孔和底托12的通孔均与氧化铝陶瓷棒6外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1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传感器和电传感器标签
- 下一篇:风传感器的自动化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