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途回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1935.8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7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尹辉;曾广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泓翰成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途 回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中途回转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中,有时候需要针对特殊工位进行回转设计,比如料盘回料、不合格品退回重新加工等,此时多是采用人工搬运或机械弹出的方式先将特殊工位调离流水线,再进行回转,目前还没有一种通过顶升机构借助特殊工位自身的重力进行回转的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顶升机构借助特殊工位自身的重力进行回转的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中途回转机构,包括机体、顶升机构、顶升轴、顶升板、台面滚轮、滚轮传动组件、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机体内一侧设置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通过顶升轴输出顶升动力,顶升轴上端连接顶升板,多个台面滚轮并排设置,多个台面滚轮一侧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板上,另一侧通过滚轮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上。滚轮传动组件通过底部的万向轴承实现传动。滚轮传动组件最外侧通过万向轴承传动,内侧通过双链条传动。顶升机构选用气缸输出顶升动力。
实际使用中,通过检测端检测到需要进行中途回转的工位后,只需要发送指令给顶升机构,再由顶升机构通过顶升轴输出动力,将顶升板整体抬起,使台面滚轮在顶升板的带动下整体向一侧倾斜,使待回转的工作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朝别一侧滑动,达到回转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机体,2—顶升机构,3—顶升轴,4—顶升板,5—台面滚轮,6—滚轮传动组件,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中途回转机构,包括机体1、顶升机构2、顶升轴3、顶升板4、台面滚轮5、滚轮传动组件6、支撑柱7,其特征在于机体1内一侧设置有顶升机构2,顶升机构2通过顶升轴3输出顶升动力,顶升轴3上端连接顶升板4,多个台面滚轮5并排设置,多个台面滚轮5一侧通过支撑柱7设置在支撑板4上,另一侧通过滚轮传动组件6设置在支撑板4上。滚轮传动组件6通过底部的万向轴承实现传动。滚轮传动组件6最外侧通过万向轴承传动,内侧通过双链条传动。顶升机构2选用气缸输出顶升动力。
实际使用中,通过检测端检测到需要进行中途回转的工位后,只需要发送指令给顶升机构2,再由顶升机构2通过顶升轴3输出动力,将顶升板4整体抬起,使台面滚轮5在顶升板4的带动下整体向一侧倾斜,使待回转的工作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朝别一侧滑动,达到回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泓翰成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泓翰成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1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半导体器件雕刻的激光打标机送料装置
- 下一篇:棒料输送机